环球在线消息:根据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程序,小泉内阁将于9月26日上午总辞职,执政长达5年5个月的小泉政权将从此画上句号。在最近几个月内,日本媒体已纷纷开始总结回顾小泉政权,准备为其“盖棺定论”。尽管小泉内阁支持率创下日本战后稳定政权中的最高记录,日本国民也对小泉本人给出了仅次于吉田茂首相的高分,但日本媒体审视小泉功过的眼光显然要严厉得多。
·政治格局:小泉“四个决不”破坏政治生态
日本《读卖新闻》总结说,小泉政治受其个性影响,最大的特征就是“四个决不”:一旦做出决定决不更改;执行起来决不动摇;决不听从他人意见;决不求人。“四个决不”的政治风格颠覆了日本政坛和自民党的决策传统,对日本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每日新闻》也在社论中分析说,小泉发明“抵抗势力”理论,排除异己,捣毁自民党内的既有秩序,促使派阀结构解体;但此举同时也破坏了自民党的基层支持组织,如农协、医师会等,这就给以小泽一郎为首的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可乘之机,使自民党在明年参院大选问题上危机重重。
《每日新闻》同时指出,小泉政治不依赖派阀,也不依赖传统支持组织,而是巧妙利用电视媒体,营造“剧场型政治”,直接向国民发出诉求,以“政治大众化”来博取超高人气。但《读卖新闻》指出,小泉此举虽然达到了让更多日本人参与政治的效果,但同时也有煽动民族主义、操纵民粹主义的嫌疑,这些对今后日本政治的走向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改革功过:搞象征性改革,整体战略缺失
5年前,小泉是靠“无禁区改革”的口号登上首相宝座的。那日本媒体如何看待小泉5年多来的改革成果呢?
《每日新闻》指出,小泉内阁实现了20年来始终停留于纸面的邮政民营化改革,可以称得上有所建树。因为从根本上说,巨额邮政储蓄打乱了金融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因此邮政民营化的必要性是得到民间一致认可的。但小泉内阁将其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否正确?现行邮政改革的内容是否合理?答案都是否定的。实质上,小泉是通过夸大邮政改革的意义,使其变成改革的象征,以达到为一己政治意图服务的目的。但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已经出现了变质。
至于小泉内阁在处理不良债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媒体是褒贬相加。《每日新闻》表示,小泉将这一问题全权交予总务大臣竹中平藏处理,从结果上看取得了成功,渡过了危机。但是其在股市暴跌时不予干预的态度显得有些不负责任。该报认为,小泉放宽经济管制,一定程度上能激发日本经济的活力,但由于缺乏整体配套措施,导致国内贫富差距问题抬头。
·外交得失:跟邻国吵架的男人
对小泉内阁外交工作的评价,日本媒体的争议最大。除了《产经新闻》一如既往鼓吹参拜靖国神社有理,声称在对美、中、韩外交方面小泉应得满分之外,其他主流媒体的看法则较复杂。
《读卖新闻》指出,小泉本人对外交不感兴趣,由于小泉政治靠的是“运气和直觉”,因此外交也是“反射神经式”的,缺乏整体战略。小泉本人有动物一样的直觉,能够抓住运气并充分利用。“9·11”事件发生后,小泉抢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表态支持,赢得了布什总统的信任,凭运气构筑了日美首脑间的个人信任关系。但这与当年中曾根首相通过长期不懈努力构建的“中曾根-里根信任”不同的是,“小泉-布什信任”的根基不稳,难以持久。
2002年10月,小泉闪电访问尚无国交的朝鲜,目标仅为解决绑架日本人问题,虽然赢得了高支持率,但这种做法完全违背外交常识,更遑论外交战略。
在亚洲外交问题上,《读卖新闻》形象地将小泉形容成一个“把外交搞成吵架的男人”,批评小泉顽固参拜靖国神社,把中日、中韩关系搞僵。
《读卖新闻》认为,小泉以信念、竞选纲领和“不能屈服于外来压力”为托词,在任内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也许从其性格来看,难以阻止他前去参拜。但即使去参拜,作为首相的他也应在外交和政治层面尽力减少负面影响,而不是搞成如今与中韩相对峙的严峻局面。在这方面,日本外交绝对是缺乏足够行动。
日本媒体还批评说,由于首脑互访无法实现,导致很多原本应该在首脑之间解决的问题被下放到事务层甚至民间去解决,造成了“外交民营化”的局面,提高了日本外交的机会成本。
在评价靖国神社问题时,有评论家认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应寻找机会改正错误,停止参拜。不过也有人指出,从超长期视野看,小泉的顽固态度改变了日本迄今的“听话国家”形象,这将使中韩认识到日本已然变得强硬,或许对日本未来外交不无裨益。这种说法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齐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