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5月20日,随着三峡大坝全线贯通进入倒计时,这个未来世界最大水坝和水电站也将成为世界各国地理书上的一个新名词。《华盛顿邮报》、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德国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称,“中国即将完成自长城以来最宏伟的工程”,“将第一次完全驯服5000多年来养育同时也折磨中国人民的这条水道”。从十几年前中国开始讨论建设三峡水电站开始,国外也对三峡建设带来的安全,特别是环境问题发出了担心的声音,直到现在三峡大坝即将建成,一些人仍怀有疑问。但绝大多数外国媒体和学者认为,就像“中国正在走自己的路”一样,三峡工程代表着“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确定的能源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来说,三峡工程不但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量”,也将成为“中国的象征”。
大坝全景
三峡电站将满足中国1/20的电力需求
美国《华盛顿邮报》18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题为《中国力量的源泉和象征》的文章,称经过13年的建设,并移走了上百万村民后,中国即将为横跨扬子江的世界最大大坝浇筑上最后的混凝土:届时三峡大坝将达到设计的坝顶高程185米。这个规模庞大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投资总额高达240亿美元。这项“中国自长城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建设”,将取代巴西伊泰普水电站成为世界最大的发电和防洪综合工程。它的年均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而美国胡佛大坝(美国最著名的大坝,被评为美国现代土木工程七大奇迹之一)的年发电量仅为40亿千瓦时。
美国十大报业集团之一的奈特·里德报系报道说,三峡水电站发的电相当于18个核电站,可以满足中国庞大用电需求量的1/20。此外,它还可以方便3000吨的海轮深入中国西部。要知道,海轮延伸到哪里,哪里就会繁荣起来。
俄罗斯媒体对三峡工程的进展非常关注。不仅《独立报》等俄全国性媒体,就连《哈卡斯新闻》等地方媒体以及众多电子媒体,近来都不约而同对三峡大坝进行详细报道。俄水电专家亚·托洛什诺夫曾多次到包括三峡在内的世界各大水电站进行考察,他对记者表示:“在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们帮助中国建设了三门峡水电站。现在三峡工程即将顺利收尾,这反映了中国的成功,而俄罗斯在水电方面仍旧在原地踏步。”他称,就总体技术水平而言,俄还停留在20年前。俄罗斯《劳动报》曾多次派记者赴三峡采访,该报称包括俄罗斯专家在内的评估小组认为,三峡工程完成后,洪灾出现的可能性将减少为1/10,可以保证中下游数千万居民的安全。
日本媒体和专家学者对三峡大坝的报道量近来也大幅增加。《日本经济新闻》18日发表文章说,世界最大规模的三峡大坝完成之后可望起到发电、航运以及防洪和抗旱等巨大作用,成为中国发展的象征之一。该报认为,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相当日本九州电力公司的总发电量,不仅可以缓解中国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而且还能够减少废气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其次,能够增加通航能力,提高中国内陆地区的物流效率,有利于外国企业的投资。
印度报业托拉斯驻华记者连续发回三篇关于三峡的报道,详细介绍了三峡工程的历史和一些具体数据等。印度评论家罗伊在《商业标准报》撰文将三峡工程与印度修建水利设施的缓慢进展进行了对比,并称三峡大坝的建成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制订和完成目标的意志力的充分体现”,“经验值得印度参考”。
三峡改变世界的“中国观”
不过,在介绍了三峡大坝的成就后,很多外国媒体也对三峡大坝可能带来的问题表示了担心。《华盛顿邮报》称,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早已认为建水电站并不明智,但中国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建设这样大的水电站。许多人还对中国花240亿美元在经济上值不值提出疑问。另外,关于环保问题的议论也不少。
对这些议论,一位曾在欧美多国常驻的资深记者说,这些问题十几年前不仅外国人,中国人也都提出了,并进行过反复的论证。三峡工程是世纪工程,也是世界级工程,史无前例,在没有经过时间验证之前,人们有各种担心是完全正常的。西方人提出这些未必都是出于恶意。最重要的是,三峡工程是中国人在非常清醒、科学的环境中建造的。这个过程就是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它更像是在能源短缺、火力发电同样面临困境的时代,中国人代表全人类所做的探索。
瑞典人的环保意识是全球出了名的。十几年前,由于环保主义者的要求,瑞典已经停止修建大型水电站,甚至逐步关闭已建成的核电站。因此,当三峡工程动工修建时,瑞典全国一片质疑之声。据当年在瑞典工作的《人民日报》记者丁刚介绍,那时一些瑞典人甚至找上门来,以教训的口气批评中国不该建设三峡工程。
如今,当三峡工程即将正式建成之际,瑞典人的态度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近日来,瑞典一些媒体先后以“中国即将建成世界最大水利工程”等词语相对客观地报道了三峡工程即将竣工的消息。尽管其中也提到了环保、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工程移民等问题,但与当年的一片质疑声相比,态度已经明显温和了许多。瑞典电力公司的工程师博斯特罗姆曾参加过瑞典第二大水库苏诺瓦水利工程的环境监测工作。他对本报记者说,他最开始就是通过三峡工程关注起中国的。通过对三峡工程报道的跟踪了解,他认为与瑞典当年建造苏诺瓦大坝比起来,中国人对环保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已经在最大程度上对当地的环境给予了有效保护。尽管他承认,像世界多数水电站的修建一样,一个大坝的建成,将会影响到当地的自然生态,例如水中的鱼类品种可能会发生改变,但通过人们的努力以及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特别是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是能够把这种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
此外,一些瑞典人对当初放弃发展水电及核电的决定开始有些后悔。《瑞典日报》近期公布的调查显示,瑞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水电和核电持支持态度,支持发展核电的人已超过50%。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波里科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清楚地记得1992年中国讨论是否建设三峡工程时引起的不小的争论。许多专家都表示反对,中国全国人大在讨论并通过建设三峡大坝的提案时也是历史上反对票最多的一次。波里科夫说,如今三峡大坝终于顺利建成了。从目前来看,大坝建成后至少能给中国带来两点好处:一是可以减少长江下游洪水灾害发生的机会。第二,三峡大坝建成后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电能。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