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十周年
关键词:“认同”“转型”
香港回归10年,内地对香港的承诺悉数兑现。而西方对香港回归后的悲观预言则基本破产。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所作的国际承诺。印证这一承诺的,不仅有香港这10年经济社会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政治体制循序渐进发展,还有香港持续被评为“国际上经济自由度最高”“最廉洁”的地区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是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回归近10年来,“香港人的身份与国家认同”是社会学界关注的话题。香港中文大学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都自觉爱国及爱港。以10分为满分计,受访者自觉爱国的平均分近6.5分,爱港的平均分近7.6分。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说:“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与国家在外交、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分不开。国家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港人倍感自豪。雅典奥运会内地获金牌运动员访港,神五、神六上天,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先后访问香港,都受到香港市民的热烈欢迎,万人空巷,争睹他们的风采。”
有关专家认为,未来5年至10年,香港要面对的转型和结构性问题将越来越多。香港要筹划经济结构如何调整,如何加强与内地协作,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则表示,与内地的经济融合是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香港的经济转型应配合内地经济发展,以达致互利共赢。
为促进香港经济转型,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常委杨孙西建议,中央应设立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融合的领导小组以及促进内地与香港产业对接的组织架构,并设立专门机构以加强两地金融合作。
“七七事变”七十周年
关键词:“感悟”“发展”
作为有着悠久纪念文化传统的,中国人民,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每一次隆重纪念,都是对历史的重新感悟,寻求的是对现实更合理的诠释,对未来更加贴切的启迪。
今年正值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70周年。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这一天是中国历史时钟上的永远闹点。同年12月,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惨案。
70年后,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历史新篇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向我们昭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这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兴盛,由贫穷到富强的奋进动力。
半个多世纪前的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凋蔽,国力衰微,民心涣散,泱泱大国如一盘散沙,在一个腐朽政府的无能统治下奄奄一息,成为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压的“病夫”。“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饱受屈辱得出的血的教训。
正是为了民族的崛起,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优秀中华儿女,经过浴血奋战,让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历史深刻铭记,在抗战胜利曙光到来之际,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靠我们来建设,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形势逼人的世纪征程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实现科学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