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多元认知的国家整合
[ 2007-06-13 13:5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张文木

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造成社会认知分合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及由此进入市场经济初期阶段时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新的不协调现象,造成了中国的社会认知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分化。结合时代的变化,坚持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性原则不动摇的同时,在新的即公民国家的形式下整合新时期的中国社会认知是必要的,其最终目的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

一、新时代、新问题、新概念

19世纪50、60年代,西方欧美国家市场经济普遍兴起,自由资本主义正处上升时期。其间,这些国家,尤其是象英国、美国这样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过中产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理论同时兴起的现象:前者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后者则是由经济追求利润而产生的两极分化的扩大。这种历史现象今天也伴随着资本全球化进程来到当代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与之而来的是中国在生产效率迅速提高的同时,社会公平的天平日益失衡。在人们为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而兴奋的时候,人们也在为日益扩大的基尼系数及由此日益扩大的两极分化而担忧。如果我们在人均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上介入基尼系数参照,就会看出今天中国发展也在重复欧美国家在市场经济早期出现过的经济发展和两极分化分裂式同时并进的历史过程。

一般说来,一定程度,乃至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是以资本运营为核心动力的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出现的必然现象。在这里,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在于研究这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2]而在于研究中国可承受这种社会分化的底线,以及研究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小这种现象的规模及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方法。以前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现在则轮到生产力发展破坏了表现为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生产关系。因发展而不能发展,则成了这一时期中国问题的结症。

中国社会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及由此进入市场经济初期阶段时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上述不协调现象,造成了中国的社会认知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如下四方面的分化:

一是自由主义意识。这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90年代很有点声势,21世纪初在中国颓势凸现,但在国际上仍有广泛的影响。

二是公民权利意识。[3]

三是民族主义意识。[4]

四是阶级斗争意识。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与中国目前所发生的社会转型有关。市场经济导致自由主义与公民意识强化,国际霸权主义压迫中国导致中国民族主义强化,两极分化导致阶级斗争理念的复归。这几种意识都有其合理的价值,但如让这种分化继续扩大并不被国家整合则有造成社会动荡的大危险。历史经验表明:强大的国家是对国内意识形态有高度整合力的国家。

黑格尔说的完全对:“哲学也必须在有国家生活的地方才能够出现”[5];而事实上,意识形态,不管它如何分化,从另一方面看,也只有在国家层面上才能整合。

整合这些认知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因为它们——除了它们的片面和极端形式——的共同点是承认国家是中国人的命运共同体。

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人的自决权即人权,民族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民族自决权。理论上说,这两大权利在国家建成后实际上已经通过各民族之间的契约形式转化或让渡为依托于国家主权的公民权。“一个国家中只能有一个契约,那就是结合的契约;而这个契约本身就排斥其他一切契约。”[6]目前世界上还鲜有独立于国家之外的个人及其有效的个人自决权,因此也不会有高于公民权的人权。因此“公民权”是整合“人权”和“民族自决权”的合理概念。未来中国公民的人权的诸形式即个人自决权、人民自决权和民族自决权只能统一于法定的公民权之中,公民权又统一于国家主权之中。公民权是相对于国家权力的权利,而主权则是相对于联合国权力——尽管这种权力非常有限——的权利。

公民权是现代人权的外观,其法理前提基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只有对国家尽比如纳税、效忠等义务的人权才有要求受国家保护的权利,而只有依法保护公民权利的国家权力才会得到人民代表的进一步授权和支持。没有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互动是不行的,没有公民义务与国家责任的互动也是不行的。权利与义务这两个概念双向统一于公民权和国家主权之中。而只有依托于国家主权的公民权才能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及其义务统一于国家意识形态中来。因此,相对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而言,“公民国家”而非“公民社会”是其融入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合理出路。前者是一个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文明概念,而后者则是强调公民权利的片面的概念。

建立符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多元一体的社会认知是可能和必要的。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公民权利意识与公民义务意识的统一,二是国家权力意识与国家依法保护公民权利的责任意识的统一。

从阶级成分到公民身份,这既是中国人权事业的重大变化,也是近现代国家转型的一般规律。

现代主权意义上的中国国家主权诞生于旧民主革命阶段,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斗争中,1949年中华各民族在自觉让渡出各自的民族自决权的基础上共同组成代表中华各民族利益,尤其是代表各民族中劳动者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并由此形成国际一致认可的国家主权。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基于国内居民主体即绝大多数劳动者拥护的国内合法性和作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国际合法性得以确立。

阶级专政是现代国家——不管它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苏联、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普遍经历过的必要的过渡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命运共同体,其间中国经历了人民民主专政时期。80、90年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这时国家居民的身份实际上从阶级成分整体地转变为国家公民身份,国家主权则转变为包括有产者在内的全体纳税公民的命运共同体。2004年,笔者到深圳讲课,发现深圳人,尤其是深圳的富人的国家意识非常强烈。这使我意识到:当代中国的有产者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成命运共同体。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经意间正在犯着得鱼忘筌的错误:在将有产者纳入国家建设力量的同时,又产生着将劳动者在基尼系数不断扩大中逐出这个命运共同体即公民国家的倾向,其结果是将本是国家公民的内部矛盾再次异化为阶级矛盾并由此再次造成国家内的阶级裂变。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欧洲是完备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发源地。《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是欧洲阶级斗争激化的理论表现,而造成阶级斗争白热化的原因在于那时一部分欧洲大陆国家走上市场经济道路以后片面追求效益和利润,致使国内基尼系数迅速扩大: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的英国、法国和7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都出现过严重的两极分化及由此产生的激烈的国内阶级斗争及相应的阶级斗争理论。

那么,后来它们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它们强调海军实力,强力保护海外利益,并强力使海外利润回流到国内。它们是通过海外扩张和由此产生的高额利润回流补偿国内贫困阶层,并由此实现了国内工农劳动者贫困的国际化转移。美国在20世纪初开始重视教育和公民权益,和谐社会的一些因素逐渐出现。

经验表明:公民国家的建立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撑。在不改变既定的市场经济前提和资本效率的前提下,公民国家如果没有外部资源的大量回流和补偿,那只有走拉美式发展一途,其结果也必然是阶级意识上升和国内阶级斗争白热化。20世纪30年代,中国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就走过这条路,现在印度和拉美也是这种情况:保障少部分富人的利益,导致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国家始终处在革命或阶级动荡之中。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废除了私有资本,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了社会分配公平和由此产生的经济高速发展。但当它们走上市场经济以后,在国内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极分化问题又成了国家发展的巨大障碍。

 “公民”本应是一个对国家负责并受国家平等保护的全体人的概念,勿庸置疑,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特定的基尼系数下,名义上平等的公民权利也存在着事实不平等的现实,[7]但当这种不平等达到两极分化的底线时,“公民”的概念就会退化为“阶级”的概念,公民矛盾就异化为阶级斗争。因此,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国家的前提是公平——虽不是绝对的——必须是多数人享有的。这种公平不能仅停留在“权利”层面,更要深入到保障多数人,尤其是占人口多数的工人和农民拥有实现公平权利的支配手段层面。不能支配的权利,必然是失败的权利。[8]作为中国居民主体的中国人民应是中国公民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首先是要考虑多数人,特别是工人农民的利益,实现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公民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实现以工农利益为保障为前提的公民国家制度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但目前的现实是,在没有巨大的海外利润回流补偿的情况下,中国可以用来整合社会的资源极为有限;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中国目前出现两极分化的现实,这严重阻碍了国内诸种思潮在公民国家层面的整合。

值得指出的是,社会认知在“公民国家”层面比在“公民社会”的层面整合,更有益于公民凝聚力的形成。它不仅消除了将“社会”与“国家” 对立起来的——实际上是将不可分割的“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割裂开来的——潜意识,同时它还消除了绝对“人权”和绝对“民族自决权”的概念,从而使绝对自由主义和绝对民族主义的意识,在理论上就发生动摇。因为在公民国家制度中,公民权成了人权的实现形式,国家主权成了民族自决权的实现形式。宗教自由即宗教自决权是人权的内容之一,但由于信徒的公民身份也使其无限的宗教自决权转化为必须服从其公民权的有限宗教自决权,也就是说,其宗教行为必须以效忠国家为前提并由此换得国家对其宗教自决权的依法保护。

这里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民族”概念在公民国家中已转化成一个文化的而非政治的概念。我们已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可同时我们又不当地用 “民族分裂” 概念来表达国家分裂的内容:同样性质的问题,在东部台海地区称“分裂国家”,而在西部地区则称“民族分裂”,这在法权逻辑上是矛盾的。从法权的角度分析,在国家主权确定的条件下,“民族分裂”并不能准确地表述“分裂国家”的含义。因为民族分合并不是一个法权或说主权再造的过程,而是一个文化再造的过程。比如今天你可以说自己是汉族,明天你也可说自己是其他民族,这里只形成了新的文化类型,但这并不触及法律;但你要说你不是中国公民或要分裂国家主权,那就要触犯法律了。“民族自治”应是一个国家区域行政的概念,而不应是一个特定民族的行政概念。因此从现代法权的角度分析,当人权与公民权冲突时,公民权高于人权,因为这时的人权的主体即个人自决权为了获得国家保护已在建国时自觉地让渡给了公民权;当宗教权利和义务与公民权利和义务发生冲突时,公民权利和义务高于宗教权利和义务,国家只依法保护履行纳税和效忠国家等义务的公民的宗教选择;当民族选择权(国家建立后“民族自决权”自动消亡)与国家主权冲突时,国家主权高于民族选择权。国家主权属于现代法权范畴,我们的社会认知定性与整合也应该基于现代法权的逻辑。相反,如果我们采取“民族分裂”来表述少数人利用民族问题来“分裂国家”的行为,那就会将少数人的叛国行为混淆为民族宗教行为,将少数人的政治行为与整个民族的宗教文化活动混为一谈,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混为一谈,并最终在民族宗教问题上不慎犯了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9] 的错误。由此,笔者认为,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用“分裂国家”概念代替“民族分裂”更为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分裂国家法》不仅仅适用于台湾地区,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任何一个地区。

确切地讲,民族、宗教在国家成立后就演变成一个只有权利而没有权力的文化而非政治的概念。权力是要经过法定的授权程序,而权利则不一定要经过授权,有些权利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要受法律的保护。确切地讲,“公民国家”而非“公民社会”才是科学的概念。因为“公民”是与“国家”而非“社会”相对应的概念。国家的主权是由确定地区居民的人权,继而民族的自决权让渡给国家主权并由此形成的公民权的支持而来的,公民必须依法纳税和效忠国家,与此同时,国家应该依法尊重公民的法定权利。如果没有公民忠诚的支持,国家就难得和谐。值得提及的是,中国的公民国家制度有中国的特点:与法国“公民”概念最初更多的是指占人口多数的第三等级的经历相似,由于中国是以工农为主体的国家,中国的公民社会还应当是以工农利益为基础的社会,以工农为基础人口的人民才是中国公民社会的主体。“人民”是一个公民主体而非少数个体的概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