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对危机的看法众说纷纭,谁也很难看懂这场危机。作者根据美国政治经济的实景,采用大量公开媒体报道,推测了在危机时期华尔街与美国政坛等重要人物由于所处的位置、角色与环境等的所思所为。在此基础上,写就《华尔街危机:一个并非不真实的故事》系列文章,目的是帮助大家理解美国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当然,一家之言,难免有失偏颇与不确之处,部分场景和分析可能也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另外,系列文章参考了近期《中国日报》信莲编辑的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若干分析与评论。例如,9月29日的《关于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的预判》、10月2日的《面对美国金融危机欧洲能做些什么?》、10月9日的《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及影响分析》以及10月9日《美国金融危机中对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的争论》。在此,感谢这些文章的理论性启示。
公允价值:危机的罪魁祸首还是代罪羔羊?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9月23日晚,考克斯在通往国会大厅的路上脚步沉重。虽然对今天晚上的听证会心理有所准备,但想到议员们将对“公允价值”这个话题的提问,再想起几天前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表示如果当选总统后会解雇他的扬言,考克斯还是不禁心中忐忑。股票市场的连续暴跌,让他这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恰在此时,一些华尔街的银行家和国会议员将金融危机的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指责“公允价值”会计正加速金融危机恶化,这让考克斯觉得压力又陡然增加了一层。对这个刚刚实行了不到一年的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第157号),考克斯是既爱又恨,当时推出这个准则本想加强金融工具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然而时运不济,偏偏赶上次贷危机,第157号准则本身独特的反馈效应,加上安然事件以后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异常谨慎,犹如给次贷危机火上浇油,也难怪一些银行家和议员们强烈呼吁废止或暂停这个准则。被迫废止或暂停一个执行不到一年的会计准则,不免让身为证券监管机构最高负责人的考克斯感到尴尬,但银行家和议员们施加的压力也是实实在在的。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是坚持不变,还是顺水推舟将责任推给国会,考克斯相信,在他推开国会大厅的大门之后,他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在美国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会计问题受到空前关注,其受重视程度恐怕只有几年前安然事件中的会计丑闻才能与之相提并论。第157号会计准则到底有何能量,能掀起华尔街的轩然大波?第157号准则所提到的“公允价值”,真的是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还只是华尔街银行家们选择的一只代罪羔羊?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157号会计准则本身说起。
美国会计准则第157号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两年前颁布的一个新准则,这个准则规范了金融产品“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其实,“公允价值”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就规定金融产品在财务报表上要按照“公允价值”反映。说来也巧,当时“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正是由于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引起的,在那场危机中,部分储蓄及房屋贷款机构曾利用一项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导致问题越积越大,迫使联邦政府从破产金融机构接管了陷入问题的约1600亿美元房贷资产。从那次危机之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逐渐得到普遍接受。而如今,同样是由于房地产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又使“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受到空前的质疑,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讽刺!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美国执行十几年来,缺乏操作性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如何衡量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第157号准则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第157号准则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金融产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有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第二层是交易不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参考同类产品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者采用有可客观参考支持的价值模型确定,第三层是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和市场假设建立估值模型确定。第157号准则对金融产品适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是有优先级的,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看似一个相当科学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在一个平稳的市场中这个方案还运行得不错,但是当市场发生突变的时候,情形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