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随着以色列四路装甲车在直升机掩护下冲过以色列-加沙边界,这场在圣诞节后爆发的武装冲突最后一个悬念也已不复存在。尽管国际社会一再劝阻斡旋,尽管冲突双方一度都表现出控制冲突升级的意愿,但战争机器一旦开转,提速就总会比刹车更容易。
对于哈马斯而言并无多少选择的余地,从空袭开始的一刹那,他们已丧失了对这场冲突的主导权。尽管哈马斯流亡最高领袖梅沙尔多次高调警告以色列不要发动地面攻势,否则将面临“黑色命运”,但他们为遏止地面攻势的发动所做的一切——威胁、宣布“愤怒日”、鼓动“圣战”和没完没了地发射火箭,却反倒为以色列政府提供了发动地面攻势的最好口实。对于以色列政府和军方而言,这样的口实的确太重要了。正因为有这样的口头威胁和准头奇差、动静却很大的火箭弹攻击,以色列才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受害者”,把对加沙的进攻形容为“行使自卫权”——有多少人相信是另一回事;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口头威胁和火箭袭击,美国、捷克(欧盟新任轮值主席国)等才可以顺水推舟地将冲突责任推给哈马斯,而包括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则只能苍白无力地呼吁停火、克制,而无法施加更大的压力,因为尽管人们可以表露自己对加沙受害平民的同情,却很少有人可以甘冒“支持恐怖主义”的风险,去声称自己同情哈马斯的际遇。
尽管空袭的结果一边倒,以色列以极小伤亡换取了账面上的极大战果,但其战役目的却并未达到。当初发动空袭的借口,是遏止哈马斯的火箭弹来袭,确保以色列领土和国民安全,然而空袭进行一周有余,来自加沙的火箭弹仍络绎不绝。故而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说:在这种局面下,地面攻击对于以色列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同样,当以色列的坦克隆隆驶来,哈马斯的堡垒面临灭顶之灾之际,对于以强硬姿态赢得民意支持、以反以作为存在基础的哈马斯而言,发射火箭,进行“圣战”已不仅仅是一种战术需要,更是一种生存需要——也许这种袭击炸不到什么,但至少可以向加沙人、以色列人和国际社会表明,哈马斯还活着,还在和以色列战斗。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双方愿不愿缠斗下去,都已别无选择:以色列政府必须用更坚决的军事行动压制哈马斯,并安抚国内选民。然而,如此则势必激起加沙人更强烈的愤怒和反抗;哈马斯必须用更多的袭击表现自己的生存力。可是没完没了的火箭和人肉炸弹,同样只能让以色列人一边倒地支持其政府的军事升级。
地面战、巷战不是空袭,既没有固定战线,也没有明显目标。处在背景复杂、民房密布的居民区,敌人是谁、敌人在哪儿,都难以辨识。持续的消耗、不断的伤亡,没完没了的拉锯战,将考验以色列政府和国民的神经。不管取得怎样的战果,只要加沙还有火箭射出,以色列军队就很难找到收手的理由;而只要以色列不收手,哈马斯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道理再明显不过,当以色列坦克在加沙街头碾轧时,偃旗息鼓对于哈马斯这个靠反以反犹凝聚民心士气的组织而言,不啻自寻死路。
显然,地面战的胶着将使双方的武装冲突持续化、常态化,也将令整个国际社会难以寻得有利的斡旋契机。
解开这一僵局绝非易事,唯一的希望也许只能寄托于巴勒斯坦人自身:当初他们曾选择了巴解与阿拉法特的“土地换和平”之路,并一度让全世界看到了巴以和平共存的希望;后来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哈马斯,并间接选择了加沙今天的局面。正如许多评论家所指出的,是对巴解主流“法塔赫”的失望,导致哈马斯民意支持率的提高。那么,曾是抗击以色列的主力、巴以和平倡导者的“法塔赫”能否振作起来,重新赢得巴勒斯坦(包括加沙)民心,巴勒斯坦民众能不能、愿不愿通过这种重新选择,为和平之门的重新开启赢得新的契机,冲突双方和国际社会能否借此寻得相互妥协、迈向和平的基础,血腥的武装冲突能否尽快有个了局,只有时间才能作答。
(作者:陶短房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