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说了
公众和明星们玩闹得不亦乐乎,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却觉得“其实这一点儿也不新鲜”。十年前,他曾在海淀剧院看刘索拉的一场音乐会,就是类似的先锋音乐。“那时刘索拉刚从国外回来,带来了很多以人声为乐器的艺术作品,风格与《忐忑》很像。”
“有意思的是,我记得刘索拉那场音乐会,观众普遍接受不了,大概有一半观众都听不下去,中途退场了。”杨禹说。10年之后,风格类似的《忐忑》却得到热捧。“在今天的时代,在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力之下,人们关注的已经不仅是歌曲本身,而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公众话题,并折射出了某些社会心理和情绪。”
你是否在为学业发愁?是否在为工作紧张?是否在为爱情彷徨?是否在为健康担忧?“现代人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忐忑》在表达内容上的模糊性,恰好契合了这种不确定性,它什么都没说,其实又什么都说了。”杨禹分析说。
“忐忑!一听这歌名,直觉就告诉我它能火。”这是媒体评论人孙虹钢第一次听《忐忑》时的感觉,“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太大了,表面看起来也许很淡定,很平静,其实内心可能充满了恐惧感,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恐惧感。怎么办?找一个宣泄的途径。于是,《忐忑》出现了。”
在孙虹钢看来,龚琳娜的“神曲”天生具备走红的潜质:“由于歌词的模糊、唱法的奇特,《忐忑》充分调动了人们的想象力,激起了人们的好奇感和参与感,而这也正是大众娱乐的特征。《忐忑》就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强化着传播效应。”
龚琳娜还是艺术家吗?
在娱乐的喧嚣背后,埋伏着一个尴尬的疑问:《忐忑》、《丢丢铜》还是艺术吗?龚琳娜还是艺术家吗?
“这顶多就是专业人士的练声曲,有必要那么关注吗?我不想发表任何看法!”一位不愿具名的词作家连珠炮般地发了一通议论,“当年青歌赛民族唱法银奖的获得者,好好唱民歌,没火,现在居然靠这种邪乎的东西火了,真是一种悲哀!不光是她本人的悲哀,更是媒体的悲哀,是媒体一步步把她捧成了大腕!有些人为什么喜欢这首歌?是想用这首歌来‘抵制’那些更不说人话的歌!”
但是,一些老艺术家却对龚琳娜和她的“神曲”很宽容。“我觉得龚琳娜很勇敢,很用心,在声乐界创造出了另一派,姑且叫做‘印象派’吧。至于有些人觉得她搞怪,主要是因为她的表情太夸张,其实《忐忑》这样的作品不好唱,因为有京剧的元素,有京剧的唱法,更考验歌唱家的能力。”83岁的歌唱家王昆说。
对于龚琳娜的音乐探索,王昆的言语中甚至透露些许肯定的意味:“现在声乐界太沉闷了,在歌唱上有创造性的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是越唱越进入了一种格式化的套路,像龚琳娜这种探索其实挺可贵的。不过,不管是何种创新,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归的,要真正找到中国音乐的根,这才是真正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