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穷苦娃夏占喜
长沙网瘾少年魏程
走进农村接受贫穷考验
走进城市享受富足生活
环球在线消息:湖南卫视新节目《变形计》自9月4日开播以来,关注度逐渐攀升,甚至引起媒体热评。在称赞该节目形式新颖、内容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同时,不少媒体也在质疑该节目编导的立场和视角。将两位主人公的身份进行互换,这样的节目的确能吸引眼球,但对两位主人公而言却并非都是好事,相反有可能伤害他们。该节目原制片人李鸿荔(现任外围策划)接受了本报专访,她称他们无意伤害任何一位主人公,由于节目篇幅有限,舍弃了一些内容,使得观众可能对该节目产生了误解。
■创意 源自英国真人秀
《变形计》打着“新生态纪录片”的旗号,自称是“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节目”。它通过将两个身份差别很大的主人公,进行7天身份互换,互相体验不同的生活。节目组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播出。
原制片人李鸿荔称,该节目的创意是受了英国一个真人秀节目的启发。《变形计》的前身是日播新闻节目《播报多看点》,时任制片人的李鸿荔被选送到英国学习4个月。在英国,她偶然间看到一个节目,讲述一个清洁女工和一个广告模特互换身份,结果女工被经纪公司签约,真的做了广告模特。李鸿荔回国后,在父亲节策划了《我是我儿子的“儿子”》特辑,让一个练摊卖衣服的父亲和正读初一的儿子互换角色,父亲去儿子学校读书,儿子去市场卖衣服。受《超级女声》启发,李鸿荔没有采用国外一小时播完的做法,而是将特辑以新闻连续剧的形式播出。
■目的 压力下的战略转型
节目娱乐化是湖南卫视的特色,但也让他们一直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少人认为,娱乐性和社会性兼备的《变形计》的出现,是湖南卫视的战略转型,李鸿荔并不否认这种说法。
她说:“台里一直想做高端的比较有含金量、既叫好又叫座的节目,《变形计》具备社会教化意义,又有故事性,将成为我们继《超级女声》之后,新一轮创新战役的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