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吃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位于需求的最底层。然而现代社会,吃饭的意义却远不止这么简单,“撮饭”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人最常见的社交方式,也是职场中人最习惯的社交途径。对职场人士而言,午餐已经不仅仅是午餐,也是职场的延伸。
餐桌映射出职场的格局和文化
午餐映射出职场的动态和格局。职场的人事变动,工作重点变动,都会从午餐的桌子上表现出来。而作为午餐大背景的组织文化,也可以从午餐中窥见端倪。
一起吃工作午餐的情况无外乎这么三种,一种是存在紧密的工作联系,比如同部门的员工或者同一项目组的成员;一种是存在紧密的情感联系,比如私底下交情不错的同事;还有就是因为特定事件而临时形成的午餐组合。因此从一个人午餐对象的变化,可以大致推测出他工作重点的变化。
以李若的情况为例,从和她吃饭的对象所从事的方向和擅长的领域,大致就可以了解到她近期选题的范围和风格。午餐对象的变化也体现出人事变动,老员工的离职、调职、升迁以及新员工的加入都会为餐桌上带来新面孔。
除此之外,从午餐情况也可以看出所在组织的文化。组织文化像一个巨大的气场,已知觉到或未知觉到的方式对其中的成员起着作用。同种文化下的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趋同,而不同文化下的成员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罗子舟的餐桌会充满辛辣和其整体组织文化的不友善是有直接联系的。而夏倩能在餐桌上自由地贯彻她工作生活互不掺和的原则,也离不开一个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土壤。
职场有自己的动态平衡规律
午餐桌上的变化会对餐桌边的成员造成影响。一方面,午餐的对象基本都是和我们有着密切工作或情感联系的同事,他们的离开可能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合作愉快的工作伙伴,也许还是私底下的好朋友;另一方面,午餐反映出职场形势的变化,餐桌上的人员更替可能意味着同事升迁了,或是得到了更好的机会,而不是自己。这样的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影响人的心情,可能给人带来压力。
假如李若配合默契的某个同事离职去了别的地方,也许一段时间之内她会感到选题策划和落实不那么得心应手,会有点压力,也许还会影响到情绪。这就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心理造成的影响。
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