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文化差异:西方为何误读中国?
[ 2007-04-16 10:04 ]

在欧美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似乎最有“论据”的就是对中国环境的担心。“污染威胁论”已经成为继“粮食威胁论”、“输出威胁论”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论点。西方很多大媒体对中国的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不断给予超乎寻常的关注。《纽约时报》提到中国的环境问题,最常用的口气是:“在中国,地下的燃煤正毫无节制地燃烧,大量二氧化碳排入空气中,更加重了世界的温室效应等问题”,并且拿出卫星拍摄到的亚洲乌云的运动路线图,来说明中国应该对世界气候的变化负责任。

美联社的一篇题为“中国治理环境污染将催生通货膨胀”的评论更有“深度”,文章称,如果中国治理环境污染,可能抬高生产成本,引发全球通货膨胀。这种矛盾的说法让中国政府不治理污染不好,治理也不好。但西方媒体为何看不到中国治理环境的努力呢?

另外,欧洲网上媒体Cafebabel在题为“中国的生态遗产”的文章中说,由于中国的环保立法不完善,发达国家就将中国选为其处理垃圾的场所。据英国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该国超过1/3的纸质与塑料垃圾都被运到了中国,另外,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垃圾进口国,这些西方垃圾所产生的后果为何无人关注?

美国《新闻周刊》曾经发表一篇题为《谁在恐惧中国?》的报道,刊登了长达5页的封面文章,分析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被误读的问题。文章说,中国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西方很难理解一个快速变化的中国形象。过去30年里,中国变化得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要快。经济增长使数亿人摆脱贫困,并重塑了国家的文化和政治环境。新一代的中国人乐观、勤奋、现实,他们筹划着一个自己孩提时代无法想像的未来。与此同时,中国在尖端科技上的雄心和创新与腐败现象,使得中国难以向外界投射一个始终如一的形象。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国家中,别说西方人,有时就连中国人自己都难以避免对正在发生的事产生误读。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漫长历史、独特文化、特殊国情的国家而言,旁观者未必清。”在分析西方为何误读中国时,德国着名中国问题专家舒勒尔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读由来已久。西方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个中国形象,但这形象更多反映的是持有这一形象的人,实际上跟现实中的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特邀研究员卢宜宜博士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西方对于中国一些陈旧僵化的模式早已深深地注入到大脑当中,而且无人向这些固有的东西挑战。

另外,东西方人思考方式存在区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同一现象反应不同,就像有人看到半瓶水,但有人看到的是半个空瓶子。媒体是西方对中国误读的另一重要原因。目前国际舆论的主导权掌握在西方媒体手中,而中国媒体还没有掌握向世界正确传播中国形象的方法。西方媒体看似各自为政,但他们在影响和控制全球事务包括对中国议题的话语权时,却是配合默契。

西方的媒体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出于竞争和为了迎合读者,他们更多报道“坏消息”和离奇古怪的东西,即所谓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西方媒体报道中国,更关注负面的东西也就不奇怪了。实际上,如果认真地比较一下,即使是从国际报道来看,欧洲媒体批评美国的文章比例并不比批评中国的少多少。

还有一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读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缺乏了解。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韬光养晦”战略一直存在着误读,将其翻译和理解成“隐藏能力,等待时机”。中国这一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战略,被理解成了充满杀机的阴险战略,最主要就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霸王别姬》甚至被翻译成“再见了,我的小老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