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要学习前苏联跨越式发展核潜艇
[ 2007-06-21 14:36 ]

中国091型汉级攻击型核潜艇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赵仁恺,1923年2月出生,两院院士,核反应炉工程专家。1946年获国立中央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曾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第二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和主持完成中国第一座军用钚生产反应堆的研究设计和试验;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和主持中国潜艇和动力堆的研究设计核子试验运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动中国工程院院士。

记者:您最初的专业师机械设计,从机械设计到核动力科研的跨度应当是非常大的,您是如何实现这个跨越的?

赵总:我是1946年从国立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的。当时学校里所有的课程都重在打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结构力学等等方面打基础。因此我们毕业以后工作的范围比较宽,基本上所有机械方面的工作,我们都可以去。比如说飞机、火车、汽车制造厂、电厂、机械厂、纺织厂等等。到了工作岗位以后,再学习那个方面更专业的知识。根据你的工作需要,干什么学什么。我们那个时代的学生的优点,就是哪儿都可以去。核动力工程也属于工程技术,更多地与机械热能动力技术结合,所有与工程机械有关的东西,它都有,唯一的特点是核能。核动力工程,就是核能加机械热能动力工程。看起来,机械工程与核工程差别很大,实际上,它们的差别主要在“核”。用核来做动力。把核动力的原理、应用和辐射防护等各方面的知识补上,就齐了。在学校,机械系和物理系在大一都上物理课,上的是一样的课程。

所以从我来讲,我觉得我自己是比较幸运的,我赶上了时候,机遇比较好。从1946年到1956年,我在南京永利宁化工厂设计科工作。化工厂里面的东西,氮肥设备,是一种高温高压设备,工作压强为300个大气压,此外还有硫酸、硝酸工业,有自己的1500千瓦电厂和锅炉。我1946年到1956年在永利宁厂工作,当时是由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科学家侯德榜亲自领导的化工厂,他使用人才、管理工厂是国外的一套办法。

虽然我们是大学毕业生,但到了化工厂,还是新人,要让老人带。他带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学写工程字。学了一个星期写字合格之后,再学描图。机械图纸上的字,要写得和印刷体一样,制图更是机械设计的基本功。之后我就都习惯写印刷体一样的字了。完了以后,我们跟着老人去测绘,就是给你一个机器设备,要把它的尺寸、原理、材料逐个测量分析出来。做了半年多以后,再做设计,从简单的设备开始设计,再到复杂的设备。就这样,写字,描图,测绘,小设计到大机械的设计,再进一步,就可以做系统的设计了。当时化工厂进口的锅炉和1500千瓦发电机,整个设备就是主要由我们来完成安装和一些分系统的设计的,在工厂做专案,我们从动工到完成,1、2个月就解决了,经验立刻可以得到回馈,这对技术干部的成长十分有利。在化工厂的这10年,我很有收获。侯德榜先生作为老一辈的民族资本家,眼光是很长远的。永利宁化工厂的技术设计人员比一般的工厂多一倍,化工厂培养的工程设计人员,很多人在建国后成了中国化工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支柱人才。我在南京永利宁厂设计科的10年,工厂把我培养成一个有实践经验的合格的工程师,这是我的第一个好机遇。

1953年,我就从化工厂调到化工部工作了。1955年秋天,我去了北京。1956年,我调到核工业部(当时叫建筑技术局),最初是调到核工业设计院(二院),但那时候的设计院尚未组建完成。这时候,正好苏联援助的一个重水反应堆刚开始建造,于是建筑技术局干部司派我去参加重水堆的建设,同时也能让我们获得对反应堆的最直观的印象。当时的原子能院是我国核工业技术的精英聚集地,有钱三强等一批专家在现场指导我们。我们当时对核反应炉的技术一点不知道,能有机会参加建设我国第一座核反应炉,心里十分高兴,但也有一些打鼓。钱三强当时找我们谈话说,我们现在不是研究人员,而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目前的工作是在苏联专家领导下完成反应堆的安装和调试。对于核子物理,可以先只搞懂基本概念,其他的知识以后慢慢来。

我们都是没搞过核的。在原子能院参加建设我国第一座重水堆的2年中,在以钱三强为首的老一辈核子物理学家的感召和指导下,我有这种可能和机会努力学习核子物理反应堆方面的知识和基础,为我今后从事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打下了“核”方面的基础,这是我的第二个好机遇。

经过近2年的时间,到1958年初,苏联援建的重水堆顺利建成调试。这时国家要搞原子弹,要搞军用钚的生产堆,就把我“抓”出来,去和苏联联合设计石墨生产堆。所谓的联合设计,实际上是苏联人设计,我们跟着学。在苏联撤走专家后,我又回来参加我们自力更生完成石墨生产堆的建设。我有机会能参加到我国第一座重水试验堆和第一座石墨生产堆的建设全过程,为我今后从事核反应炉工程研究设计打下了基础,这是我的第三个好机遇。


123456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