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要学习前苏联跨越式发展核潜艇
[ 2007-06-21 14:36 ]

 

记者:看来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在核潜艇的研制过程中,您还遇到过什么困难?

赵总:参加核潜艇工程的同志里,我33岁,是年纪最大的,其他同志,很多是刚毕业的,还有几位哈军工的老师,跟我差不多年纪。核潜艇项目上马时,苏联留学的同志还没有回来,我们就自己想办法互教互学,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我们的办法,是“用集体的力量来掌握全面”。就这样,我们的集体在最短的时间里成长起来了。那时候我们都有一股“原子弹精神”,艰苦奋斗,不计较任何东西,以完成国家的尖端国防任务为光荣。

战略上我们不怕困难,但每个环节都具体严谨,需要论证的就论证,需要做实验的就去做,一步一个脚印。核潜艇项目从上马到最后完成,我们中间没有反复,没有走错路,只有不断的改进。

1965年核潜艇重新上马,我们把原设计草案的参数、要求重新整理好,在这个基础上面,分析和听取各地单位的回馈意见,重新审核了设计方案,工程也顺利进入陆上模式堆的验证阶段。这时候,刚好是我国开始三线建设的时候。

1966年,我就带着设计队伍到四川了。在四川建设模式堆是个特殊情况,骑着驴进山,在还没有基础的山沟里面搞模式堆。从配套设施到生活设施,包括吃饭、住宿的地方,都要从头开始。从大城市一下走到落后农村里,除了设计工作,上山打柴,挑水江米都要我们动手。住宿是最简单的条件,我们找了一所乡村小学,把大礼堂占了,就是我们的宿舍。

由于防空的需要,模式堆建在靠山的隐蔽地方,所有的建筑单楼面积不能超过500平方米,“远看像村庄,靠山隐蔽,傍水进洞”,当时我们的厂房都是一个个的平房,散在山沟里,因为地势低,环境非常潮湿。模式堆又是一场新的战斗,大家都很认真,任劳任怨。搞模式堆的时候,到了1970年的4、5月份,模式堆已经安装得差不多了,进行调试,启动。系统一次调试过关,顺利进入下一阶段。


 123456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