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港剧的若干理由
[ 2007-06-26 15:25 ]

除了讲故事,港剧还为我们留下了经典的、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很少有电视剧能够塑造真正的悲剧性格,但港剧为我们奉献了真正的悲剧人物:《上海滩》中的许文强。一个扮酷、装坏、总在拒绝这个社会终于又被这个社会吞噬的形象,最后一点良知成为他的致命伤。许文强总是令我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在特洛亚战场上他也一度自私,因为跟统帅争夺一个女奴而拒绝作战,战友的牺牲唤醒了他的良知,他战斗,他死去。他的母亲曾经握着他的脚跟将他浸入冥河,使他浑身上下刀枪不入,但是被母亲握住的脚跟却成为唯一的致命要害。许文强身上也有着“阿喀琉斯的脚跟”--那就是他一线未泯的良知。

好莱坞电影大师奥立佛·斯通在《生逢七月四日》中塑造了一个觉醒的越战英雄,一个悲剧人物。在他年幼、还有着长长一生和美好未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对他说:“我梦见有朝一日你将站在很多人面前、说出许多有道理的话。”结尾,当他从越战英雄变成反战英雄的时候,在辉煌的灯光下、在闪光灯和众人的喝彩声中,他想起了母亲的这句预言。

斯通的确是大师,在人们都承认这个社会中已不再有英雄的时候他塑造了一个英雄,他抓住了英雄或者悲剧人物的特质--注定要去实现和完成一些使命。这个时代已经很少有“注定要去完成一些什么的”英雄,好莱坞的英雄阿诺·斯瓦辛格或者安吉丽娜·朱莉只不过是完美的机器,虚幻地完成着拯救世界的使命。许文强或许不能算是英雄,但他是一个注定要完成某种悲剧性命运的悲剧人物。性格和命运造就许文强,他的出现和毁灭既不可避免,亦不可悄无声息,他注定要毁灭给人看,并且令人感慨唏嘘。

许文强是港剧中的一个特例。其他港剧人物性格塑造基本上走的是中国传统的白描路线,好坏善恶泾渭分明。在《大时代》中,主要人物的设置或疯、或痴、或傻、或执迷,基本都是武侠小说中人物定位的方式。其他的港剧人物虽然也多多少少经历从好变坏或者从坏变好的过程,但依然有明确的价值判断为其定位。这一点与大陆的影视剧有着明显的不同。大陆的影视剧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积淀和矛盾的价值判断,很难说张艺谋电影《菊豆》、《红高粱》中的主人公或者《黑洞》中的陈道明、《大宅门》中的陈宝国甚至《雍正王朝》中的雍正是好是坏,他们存在着,背负着历史的重担,呈现着矛盾的价值判断。可供观赏,但不可模仿。

从这一点看,港剧实在是年轻,它那么执着的相信着一些永恒不变的理想人格和单纯的价值判断:友爱、忠诚、信义、纯孝……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港剧同样是一间“半途之屋”,沉重的历史和理想的未来在这里交集、磨合、冲突……在这个永恒的过程之中,产生了无数或壮美或凄美的故事,在这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希望终将笼罩这间“半途之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