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100余天成功抢救两失控卫星 创航天奇迹
[ 2007-08-07 15:31 ]

谁是中国“牧星人”

“科研出成果,任务打胜仗,人才是基础”。中心党委书记张胜勤对此深有体会。他说:“40年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能创造出如此众多的航天测控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航天测控领军人才。”

中心组建初期,一群肩负国家使命的热血才俊,开始在浩瀚的太空描绘一幅幅蓝图。

中科院院士、原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是这个群体中的突出代表。他主要从事卫星轨道的精密定轨工作。我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后,大家都在欢庆,他却望着神秘的苍穹在想,这颗卫星的轨道精度是多少?原来,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设备水平,只要求他们计算出卫星运行轨道,对精度没提出要求。而精确测定卫星轨道是卫星测控的基础。测定轨道的精度越高,对卫星进行控制的质量就越高。李济生立志,一定要建立高精度的卫星轨道确定系统。从那一刻起,他开始了30多年的不懈求索,测定的轨道精度,从几公里级———千米级———百米级———十米级———米级,永不满足。

巫致中的工作是用科学的语言编制一套“信息流程”,将卫星和地面联成一条测控回路,使地面的指令能发到卫星上,卫星上的信息能传到地面,实现人对卫星的精确测量和及时控制。他从第一颗卫星到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编制了一个又一个的“信息流程”,每一次都是艰难地突破和创新的跨越。1987年夏,他作为航天测控系统的代表,被邀请到北戴河并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

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的祁思禹,是中心技术部的高级工程师。1967年,他接受了返回式卫星测控和回收方案的编程任务。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顺利升空,按计划3天后回收,可卫星在飞行中突然出现异常,有人建议提前回收。现场指挥钱学森说:“把祁思禹叫来。”钱学森问他:“有人主张今天就回收,北京在等待答复。”祁思禹胸有成竹地回答:“依我们的计算结果,可以按计划回收。”钱学森一锤定音:“向北京报告,第三天回收。”卫星按计划回收,取得圆满成功。庆功会上,钱学森把一杯红葡萄酒端给祁思禹说:“祝贺你,人民的功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