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已经成为中国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 2007-08-10 10:02 ]

对海归问题素有研究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海归创业对中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海归踊跃回国创业,推动了国内新经济、新技术、互联网、IT、通讯、传媒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发展。

二是海归创办的企业中涌现了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推动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发展进程。

三是海归因其文化经验、人文精神以及国际人际关系网络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全方位接轨的催化剂。

“海归创业已不仅仅是个人发展上的一种选择,而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战略性优势。”王辉耀说,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平稳发展,吸引全球在华投资,也为海归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创业良机;再加上国内留学人员政策环境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踏上归国之路。数据显示,2006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2万人,同上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21.3%。

除一些旧有的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的政策之外,新近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了海归回国发展。不久前发布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留学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此外,各地也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归国的政策措施,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规划》中的一个目标即是,到2010年,争取在园区高科技企业从业的留学人员突破10000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数达到4000家。

“应该说,海归既是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张宁表示,“首先应该是受益者,他们受益于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等。”

王辉耀表示,“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全方位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海归群体有着天然优势,这是一个中国成就海归的时代,也是一个海归需要中国的时代。”(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