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专家解读《反分裂国家法》及惠台措施
[ 2007-09-24 14:0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中国台湾网专访了著名台湾问题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郭震远。郭震远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3月4日发表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台工作中的集中表现,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对台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在对台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为什么说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3月4日发表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以下简称《四点意见》)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台工作中的集中表现?

郭震远:胡总书记的《四点意见》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热烈反响。人们普遍认为,《四点意见》在延续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一贯方针政策的同时,表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意。两年多以来,反“独”、遏“独”斗争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海峡两岸关系的重大发展,都是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四点意见》的成效。这充分显示了《四点意见》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台工作中的集中表现,已经并将继续在对台工作中发挥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四个决不”是《四点意见》的主体,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四个决不”是在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形势下提出的。2004年以后,“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大大加剧,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对台海和平稳定最严重的现实威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在复杂、严峻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四个决不”,既是过去几十年对台工作方针政策的延续,又是对新形势的准确把握和有效应对。“四个决不”的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紧密配合,构成了在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中,争取和保持台海局势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战略框架。其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不可缺少的前提和不可动摇的基础;“争取和平统一”是努力奋斗的战略方向;“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则是最基本的战略措施。这四部分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充分体现了祖国大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四个决不”以及整个《四点意见》最核心的思想是,把争取和保持台海局势和平稳定、推进和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的福祉紧密联系,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对台工作中最充分、最清晰的表现。这一核心思想在“四个决不”的每一部分,都有十分具体和明确的显示。可以说“四个决不”和整个《四点意见》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原则性和务实性的形成和表现,都基于这一核心思想。显然,坚持和不断发展这一核心思想,正是对台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两年多来的实际事态发展,不断显示了《四点意见》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尽管两年多来,台湾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坚持阻挠两岸交流、交往的扩大,但两岸的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却冲破了这些阻挠,不断扩大,始终保持着较快发展的势头;尽管两年多来,台湾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不断制造推行“法理台独”的严重事件,但台海局势基本保持和平稳定。最重要的是,尽管两年多来海峡两岸关系更加严峻、复杂,但祖国大陆始终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地位,有效地引导两岸关系遵循和平发展的主题向前推进。《四点意见》的作用和影响,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反制陈水扁“入联公投”的严重“台独”挑衅中,已经并将继续得到更充分、更具体的表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