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从解决民生看促进和谐
2007-09-27 10:26

“扩面提质”破解社保难题

王凤珠是哈尔滨市哈成酱菜厂的下岗职工,自13年前这家区属集体企业停产后,她就一直靠养猪为生。由于相关政策不健全,她一直无法参加社保。近年来黑龙江省为解决集体企业职工的养老问题,调整了相关政策,王凤珠补缴了养老保险费,在银行每个月领取400多元的养老金。

长期以来,GDP、出口创汇等经济指标的增长,成为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的主要政绩。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前进,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浮现。尤其是社会保障长期“面小量少”,成了经济增长的“漏斗区”。

社保制度被称为社会发展的“稳压器”。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显示,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构建“广覆盖、低标准”城乡低保入手,健全社保体制,营造化解社会矛盾的“缓坡效应”。

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并为此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大胆探索。最突出的成就是,社保参保人群不断增多,覆盖面不断扩大。民政部有关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增幅均在千万人以上。2007年中央财政又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上年增加247亿元。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农村社保体系已经“破茧”,无数农民破天荒头一回拿到了养老金,报销了医药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亮点。

近年来,上海等地出现的社保大案,也凸显出社保监管方面的漏洞,这些问题已引起主管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有关专家认为,社保基金数额巨大,一方面要确保专款专用,安全使用;另一方面也要促其保值增值,使社保基金真正发挥社会“稳压器”的作用。

顺应民意调节分配不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比例大幅下降,而居民收入差距却持续拉大,收入分配不公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显示,2005年,城乡收入差距已达3.22:1。贫富差距直接影响着改革进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敏锐地提出,要规范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并且第一次明确了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为小康社会的分配格局勾画出了基本轮廓和框架。

此后,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限制垄断行业薪酬的举措得到广大百姓拥护。2006年,在政府和舆论的共同推动下,电力、公交等部门停止对内部职工的各种优惠。年末,劳动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限制收入过高行业工资上浮比率,从而掀起了一场“减薪风暴”。

今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进一步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对调节收入分配提出了更加全面、明确的基本方针和具体思路。

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陆学艺说,收入差距扩大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而处于社会全面转型阶段的中国,还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制体系不健全、财税制度不完善、社保水平较低等诸多困难,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绝非易事。

人们注意到,“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相信未来5年,党和国家将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化解分配不公。到2020年我国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这个目标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来源:新华网 记者宋振远、李柯勇、王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