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中国军事智库”实现三大转型——探访军科院
2007-10-12 11:27


军事科学院鸟瞰图

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需要充分发挥军事理论研究的作用。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作为全军军事科研中心及计划协调全军军事科研工作的权威机构,军事科学院享有“中国军事智库”的美誉。近年来,该院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我军在战略思想和军事理论方面的传统优势,加强军事科研对军队建设全局的指导作用,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突破口,大力弘扬与时俱进、自主创新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努力构建理论、决策、实践良性互动的军事科研体系,创造出一批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其中百余项成果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部领导机关表扬,20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优秀科研成果奖,1000多项科研成果为军委总部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每一场变革的风雨,必然伴随着思想观念的电闪雷鸣。每一次思想观念的破冰之行,都会拓宽探索与实践的航道。

如果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是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那么,最先照亮这片沃野的,无疑是思想观念的变革之光。

作为全军军事科研中心和计划协调全军军事科研工作的权威机构,军事科学院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以指导军事实践、引领军事变革为己任,在这个历史机遇期造就的军事理论创新阵地上,留下了充满智慧的思辨印记。

科研转型:从“船尾”到“船头”

大船起航,谁在船头瞭望?在军事科学院采访,记者发现,许多专家学者都喜欢在桌前案头摆放一个地球仪。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和分析国内外要闻。

在这样的氛围中听他们畅谈天下大势、纵论国运安危,记者感觉他们不是坐在一条游船的船尾悠闲地品茗观鱼,而是站在时代巨轮激浪澎湃的船头,俯视着潮起潮落。

①重大现实课题成为科研“航标灯”

在我军每一次建设转型和跨越发展的历史关口,都可以看到军事科研工作者登高望远的身影。

当年,边境战争正酣,当时的军事科学院领导就率领研究人员奔赴前线,从炮火硝烟中为我军新时期战略方针调整取回了“真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院领导又率领专家深入三军训练场调研论证,在我军新一轮练兵热潮中探寻军事理论创新的时代课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他们又一次踏上奔赴三军部队实地考察调研的征程。

2005年暮春,军事科学院主要领导率领数十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察团走向军事斗争准备一线部队展开联合调研。这支队伍,汇集了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军队建设和世界军事等多个研究方向的军事理论研究专家。

这正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时期,大量重大现实课题不断浮出水面。如何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战略指导?如何建立完善一体化作战指挥体制和联合作战体系?如何培养部队的战斗精神?这些巨大的问号,牵引着军事科学院专家学者的思绪。

从这一年开始,这样的集体调研,就成为军事科学院长期坚持的制度。2006年,40余名科研骨干组成的考察团,奔赴山东和辽东半岛各军兵种部队;2007年,又有40多名专家学者走进成都战区……

翻阅专家们撰写的沉甸甸的调研报告,记者发现,当前部队建设和未来作战的诸多重大课题,已经进入军事科学院专家研究的视野。新时代的新课题,成为指引当代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航标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十七大报道 | 新华网十七大专题 | 央视国际十七大专题 | 中国网十七大专题 | 搜狐喜迎十七大 | 新浪十七大专题 | TOM十七大专题 | 腾讯迎接十七大 | 网易十七大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