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中国军事智库”实现三大转型——探访军科院
2007-10-12 11:27

⑤“三军联合科研方阵”应运而生

信息化战争的体系对抗、一体化联合作战等主要特征,呼唤着崭新的科研思路和格局。

变化,从科研队伍的人才结构开始。站在军事科学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招贤纳士,军事科学院加大吸收有工程技术和作战训练背景的年轻人才,军兵种人才比例逐年上升,科研队伍呈现出军兵种合成、高学历和任职经历合成、理论素养与指挥才能合成的新气象。

一组数据折射出这一进程:近年来,来自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的研究人员比例,增加了11个百分点,在全院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中,有部队各级指挥员任职经历的占到了60%,一批作战部队指挥员走进科研行列,涌现出许多兼通军事运筹和信息技术的青年专家学者。在研究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各个领域,他们担负起最富挑战的重大综合性研究课题,一改过去那种各自为战的“单一兵种作战”方式,一个课题汇聚八方之力,从全军到全国,从跨军兵种到跨学科,联合攻关频频上演。

在今天的军事科学院,随处可见身着陆、海、空军服的科研人员。一个办公室里,研究人员军服各异,经历不同,来自陆地、天空和海洋的不同军事思想在这里交汇碰撞,一支堪称“三军联合科研方阵”的科研队伍,正在走向“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时代前列。

从“百舸争流”到“联合攻关”。随着攻关协作、技术开发、人才引进和关键项目创新等一些重要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军事科学院的专家们深入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对对抗行动的影响、作战需求分析、作战能力评估、作战目标选择、打击效果判定、战争风险预测等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大量难题。

⑥新兴学科在这里“安营扎寨”

漫步在西山脚下这座神秘的院落,也许你看不出世界军事风云与这里一草一木的联系,但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某个爬满常青藤的青砖拱门边,又悄然挂上了某个新兴学会的牌匾。

忆往昔,从“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等全国全军性学术组织的建立,到承办“孙子兵法国际学术交流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从几代军事专家接力编纂完成《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到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军事通史》问世……军事科学院在传统军事领域的学术业绩有目共睹,影响早已走向世界。

今天,我军军事科研领域日益拓宽,一批新兴军事科学学科的学术殿堂正在这里奠基。某研究室主任叶征率先开展研究信息化作战等新研究领域,推出了《信息化作战概论》等成果。与此同时,空间战略学、信息作战学、反恐怖作战学、军事社会学、军事心理学、军事文化学等新兴学科迅速成长,控制论、系统论等新兴学科在这里与军事学联姻,填补了中国军事百科的许多空白,衍生出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近年来,在军事思想、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军队指挥、军制、军事管理、军事训练、军事装备、军事后勤、军队政治工作、军事历史、军事百科等各学科,军事科学院先后推出一大批有重要价值的理论专著,不少成果成为新兴军事学科的“开先河之笔”。

与此同时,军事科学院进一步建立完善机关、部队、院校、科研单位之间的横向协调机制,扩大协作研究和成果使用范围,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进入领导的决策、更好地转化为部队的战斗力、更好地应用于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

角色转型:从“书斋”到“演兵场”

在军事科学院采访,记者常常为寻找一名专家从办公室追到演兵场。

今天,军事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已经完成了从“秉烛学术殿堂”到“驰骋演兵沙场”的角色转变,奔向一片片军队发展改革的试验田。

在广大官兵眼里,这些充满智慧的人,仿佛演兵场上的一簇簇篝火。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十七大报道 | 新华网十七大专题 | 央视国际十七大专题 | 中国网十七大专题 | 搜狐喜迎十七大 | 新浪十七大专题 | TOM十七大专题 | 腾讯迎接十七大 | 网易十七大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