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言人刘建超表示,针对中国工人在埃塞俄比亚遇袭事件,目前善后和救援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中方正在积极营救被绑架的公民。与此同时,有关部门正在对海外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希望为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国外交部2007年8月21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07年版的《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与2000年和2003年颁布的前两版相比,新版《指南》作了较大的调整,除明确了驻外领事官员的职责外,还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新版《指南》出台的背景是,随着中国的政经势力向全球扩张,中国人的海外安全事件正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2005年,外交部参与处理的各类中国人海外安全事件达2.9万件,2006年则有3.1万件。随着中国人因留学、旅游、投资、打工等出境人数的增多,相关安全形势会越来越复杂。
在这种日益紧迫的形势之下,2006年,外交部共发布领事新闻400余条,出国提醒和须知近400条,比前年增加了约50%。而外交部领事保护处自去年5月29日成立以来,已经参与了3次重大撤侨行动——东帝汶撤侨、黎巴嫩撤侨和汤加撤侨,以及8次解救中国公民境外被绑架和劫持的案件。今年8月23日,“升级版”的领事保护中心在原有的领事保护处的基础上宣告成立。然而,尽管外交部在通过风险提示和善后服务“两手”全力化解中国人的海外风险,风险依然如影随形,这其中有着一些难解和无奈值得国人深思。
非法移民——中国的原罪
2007年10月11日,英国边境和移民署在伦敦唐人街展开大搜捕,逮捕了30多名以中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籍为主的非法劳工。这是英国边境和移民署今年以来最大的搜捕非法移民行动。由于针对的主要是华人,不由让人想起2004年轰动全英的兰开夏郡莫克姆海湾23名华人拾贝者遇溺事件。2005年9月19日,华人拾贝案在英国开庭,控方指遇溺事件完全是组织者的“玩忽职守”所致——这些死者中,有21人是来自中国的非法劳工,这些人由于被当地居民排斥,迫不得已在晚上出海,因为潮水上涨,才意外丧生滩涂。
以遇溺事件为背景,英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尼克·布鲁姆菲尔德拍摄了再现中国偷渡客辛酸的电影《鬼佬》(Ghosts)。该片于2007年1月在全英范围内上映,让操控中国非法移民的人蛇集团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据调查,2003年之后浙南部分地区普通人到英国从事合法工作,比如餐馆厨师,需要支付当地合法机构中介费至少20万人民币;而如果走非法偷渡渠道,费用大概是15万人民币,且可以边打黑工边还,这对于很多中国沿海的低收入者非常有吸引力。但偷渡除了法律风险外还有人身安全风险。2000年6月19日,英国多佛尔港海关人员在一辆货柜车的集装箱内发现60名中国非法入境者,58人已被闷死。
私渡英国的例子,只是中国非法移民问题的冰山一角。据了解,非法移民或劳务输出的途径主要有4个:一是假借留学之名办理各种手续,出国后即还原其本来面目;二是通过正规渠道赴海外务工届满后“超期服役”,私自滞留打黑工;三是持旅游签证入境后便把护照、签证扔掉,做好“一黑到底”。最后是铤而走险的偷渡,通过“蛇头”和中间人,交纳高额费用,采取伪造证件、冒名顶替,以“跳船”或乘车的方式,分散或集体偷渡。
据媒体估计,每年大约有5万名中国非法劳工进入英国,这个数字几乎和每年中国到英国留学的学生数量相差无几。而据中国官方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3年底,已有294.4万名中国劳务人员走出国门;这一数字目前已经突破了300万。这些出境务工者散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建筑工程、服装加工、农林牧渔、电子装配、机械加工、远洋运输等诸多领域。2007年7月,美国《耶鲁全球化》杂志也刊文指出,自从1970年代改革开放后,已有1800万中国人离开祖国流落他乡,比3500万海外华人的一半还多!
由于处在当地法律监管的盲区,绝大多数非法劳工很难逃脱被雇主“盘剥”的命运。他们的工资往往只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半甚至更低,还经常被恶意拖欠;甚至有些包工头会在工作临近结束时,将工人的住处报告给移民局警察,让他们两手空空地“打道回府”。遇到这种情况,由于他们没有完善的用工合同及保险条款作保障,很难通过打官司讨还公道,更何况他们中的许多人文化水平低,语言也不过关,即便想打官司也摸不着门。
在这种封闭和扭曲的社会环境下,一些生计无着的非法移民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少数人甚至组织或加入了当地的黑社会,以当地同胞或中国游客为压榨或打劫对象。在美国纽约、南非等对枪支管理松懈的地区,大多数华人被杀案都与这些非法移民有关。非法移民犯案,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洗脱不掉的原罪。当然,从属地管辖的角度看,不管是非法或合法入境,劳工都有在安全环境下工作的权利,移民对象国对此也应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