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舰退出现役
[ 2007-11-16 14:22 ]

水兵与盲童的约定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群仙鸟历尽艰辛,从九天寻来仙水,飞临人间,使无数盲人重见光明,这种鸟后来被人们称作重明鸟。青岛市盲校的学生们不一定会遇到重明鸟,但他们遇到了一群重明鸟般的水兵。

1975年,105舰与青岛盲校结成军民共建单位。从此,每到周末,一群蓝披肩、黑飘带的水兵会准时出现在校园内,陪盲童一块散步谈心,一起唱歌娱乐,帮盲童洗衣理发、剪指甲、拆洗被褥。每逢开学,盲校的操场上都会出现一群身着水兵蓝的教官,他们为盲童军训,教队列动作和被装整理。每到放假,还是一群水兵牵着盲童出现在车站、轮渡码头,拿行李、买票、送站。

钢铸的战舰流水的兵,水兵换了一茬又一茬,盲童也换了一代又一代,但105舰官兵对盲童的爱没有变,与盲童的约定没有变。雷达技师曹佃秋转业青岛后,还常常帮助盲童修理收音机。老战士聂长安复员后,常给盲童来信,并把自己一支心爱的笛子赠给盲校。

2004年9月,青岛盲校的学生吴春苗在第十二届残疾人奥运会上获得了200米短跑冠军和100米短跑亚军的好成绩。105舰的官兵得知后欢呼雀跃,舰党委立即给她发去贺电,并派副舰长李大军到学校祝贺。

水兵与盲童的故事感动着每一位走近105舰的人,签字仪式结束后,海军博物馆馆长薛龙奎握着魏钢支队长的手说:请支队官兵放心,我们一定把105舰的光荣传统继承下去,把105舰打造成海军博物馆青少年爱心教育的亮丽名片。

参加完仪式,历任舰长、政委和留守舰员合影留念,这是留守舰员们最后一次以105舰舰员的身份合影。

走上码头,回望战舰,舰员刘显福喉头有些哽咽了,再过几天他就要退伍走了,“当第一代舰员是幸福的,当末代舰员是遗憾的,因为要承受告别的痛苦,但不管走到哪里,105舰都会留在我心里。”

“八一”军旗已经从105舰降下,功勋战舰告别壮丽航程,它将在国防教育的战场上开辟另一道闪光的航迹。

威武的战舰,人民不会忘记你,水兵不会忘记你,那一次又一次披波踏浪,将永远铭刻在人民海军的发展史上。

一声汽笛响彻在海天间,敬礼,“济南”号!

“老兵不死”,它只是暂时离开了战场。再见,105!

战舰档案

海军“济南”舰,舷号105,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舰,1969年在大连造船厂下水,1971年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最大长度132米,最大宽度12.8米,最大排水量3800吨,最大航速38节,作战半径1400海里,抗风能力12级。主要武器装备有三联装舰舰导弹发射架两座、双联装130毫米口径平高两用火炮1座、双联装37毫米口径高炮3座。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