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垃圾山”变脸记
[ 2007-12-28 15:26 ]

“建‘花园式’的垃圾处理中心”

●“非常满意”,一年后,邹代表在建议办复上写下4个字

邹晓美代表是在路上才打电话给垃圾场的。作为不速之客,我们没有受到冷落。她说,“原来要进垃圾场看看,是件难事。现在,这里的人我基本都认得了,他们很欢迎。”

4年工夫,邹代表与高安屯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由“对手”变成了“朋友”。

中心党委书记郭团会热情地带着我们去垃圾处理工作区。站在垃圾填埋场的山包上,周围的场景一目了然。郭团会指着东面不远处的一道大坝说:“那就是垃圾大坝,已全部绿化。2002年,高安屯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扩展到3600亩,现在总绿化面积达到2536亩,投入4576万元。”

在垃圾填埋场北面,垃圾焚烧中心、发电站正在建设。原来向空中排放的沼气,将被收集,用于发电,比目前的单体点燃更科学。郭团会说,这个发电厂今年3月份有望投入使用。而垃圾焚烧场7月份可建成。

“区政府提出把垃圾处理中心建成展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窗口,成为青少年环保教育基地。我们要努力化腐朽为神奇,建成花园式的垃圾处理中心。”郭团会说。

2006年,垃圾处理中心日处理垃圾约3000吨。再加上各种项目的开工建设,一年到头,垃圾处理场的干部职工没有休过假。

“人大代表和群众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客观上促进了朝阳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代表不满意,我们当然也有压力。”郭团会实话实说。

“非常满意!”2006年,邹晓美在代表建议办复上签上了这样四个字。从“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几年来,代表建议的督办机关、办理机关的确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花了大力气。

周围的一些居民说:“感谢邹老师,希望她还能当选人大代表。”邹晓美诚恳地说:“如果要感谢的话,得感谢朝阳区政府和垃圾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当然,我们会继续跟踪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进度,督促把这件好事办实办好!”

链 接

北京:代表建议办理满意率达88%

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1505件,收到闭会期间代表建议315件。经过一年来的办理,代表建议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和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达77%,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代表对办理工作表示同意和满意的达88%。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办中督查,并在办复期截止日后,组成检查组,加强办后检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督办重点建议,取得良好效果。今年,于均波主任和7位副主任分别对8件建议进行督办,督办数量和力度都超过了往年。这些建议的办理,解决了垃圾场污染、农村群众吃水难、危房改造等问题,得到代表和群众的好评。(来源:《人民日报》2007年01月24日版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