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舰载武器装备保障依托社会军民一体化
[ 2008-01-31 09:41 ]

·军民一体借助地方平台提供技术支援

初春,南方某军港。数艘刚刚参加完战斗的“受伤”战舰缓缓驶入码头。

“编队即将停靠码头,受损面积大,命令你部火速组织军地联合抢修,确保受损舰载武器装备尽快恢复战斗性能。”急促的电话打到基地作战值班室。值班室迅速启动“装备技术军地联合保障中心”,随及,由10多家地方设备厂所的40多名高级技术人员和部队维修人员组成的军地综合技术保障组迅速登舰,展开故障检查和抢修。在军民一体化协同下,受损战舰很快修复完毕,又生龙活虎般重返海战场。

“现代条件下的全民战争、全民动员,更多的是表现在后勤装备保障的社会化上。这次演练,就是为了检验舰载武器系统军民一体化装备技术保障建设成果的一次重要尝试。”包和平说。

近年来,基地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舰载武器装备保障走依托社会的军民一体化路子,开展军民一体化保障,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从2006年起,他们着眼信息化条件下复杂情况装备维修需要,在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构建以军内为主导、地方协助配合的军民一体化联合保障机制,为部队遂行应急保障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形成了战时军民联合保障合力。

瞄准信息化海战场,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基地在推进装备保障军民一体化体系建设的航道上,一路乘风破浪,扬帆在未来信息化的海战场上。(来源:科技日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