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中国将成全球化的捍卫者
[ 2008-01-31 16:21 ]

·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

西方国家的对华政策受到其全球化政策的深刻影响,反华又存在反全球化的背景。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高柏最近撰文指出:随着2007年中国成为欧洲国家进口的最大来源国,以及欧洲对华贸易逆差的迅速上升,欧洲国家不仅仅在人民币升值、产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向中国施加了强大的政治压力,而且在英、法、德等国都出现了所谓的中国间谍案。去年西方国家与中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领域出现的一系列紧张关系,反映出西方社会对全球化,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感到的焦虑与恐惧。

当然,西方在走向分裂,美国并不能代表西方,并非典型的西方。就维护全球化而言,中美走向战略趋同,与欧洲的矛盾今后会日趋尖锐。尽管美国也存在反全球化的部分,总体而言,中美是全球化的最大发动机和最大得益者。中国的战略选择,首先是与全球化的美国为伍,反对“反全球化”的美国和欧洲;并且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合作,推动全球化朝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以人而非国家为单元的方向发展;在后全球化时代来临之际,进行经济发展模式从外贸、外资转向国内需求拉动,减轻对全球化的依赖,同时加速推进国内的一体化和亚洲一体化建设,构筑防范全球化风险和反全球化冲击的双重防波堤。在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集中体现在让中国支撑全球化的领导机遇;挑战则集中表现为中国与西方的矛盾进入新阶段,也就是全球化-反全球化的较量阶段。

真乃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中国与西方的关系颠了个个儿。世界同时上演着少年中国说、青年美国说和老年欧洲说三个版本的戏,正在告别历史、回到未来。(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来源:环球时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