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揭秘:研究中国细致入微 成政策幕后推手
[ 2008-02-02 13:48 ]

·直接参与“中美战略对话”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美国著名智库的中国研究主要通过5种途径影响美对华决策。一是智库研究人员直接到政府任职。自从智库体系产生后,美国的智库就与政府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人将其戏称为“旋转门”,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是如此,当今的布什政府表现得更加明显。二是出版刊物、著作或提交报告。三是利用大众媒体形成舆论。记者注意到,几乎每个大型智库都设立了专门的公关部,负责与全世界各大媒体的沟通和联络。有些智库甚至设立了24小时开通的“媒体热线”。智库研究人员借助大众媒体,发表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引发公众关注,形成公众舆论,从而间接影响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四是为政府释放政治信号。美国政府往往喜欢通过智库这个渠道来放试探气球,为一些重要对华政策的出台做准备。2002年5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时,就美国对台政策表态。他按照布什的授意宣布“美国不支持‘台独’”,这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一个阶段以来布什政府调整对台政策的重要标志。2005年9月,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著名智库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题为《中国往何处去:从会员到责任》的演讲,首次公开提出希望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一时之间引来国际媒体热评,认为以鹰派为主导的布什政府即将对对华战略作出重大调整。五是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美国智库经常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型学术研讨会,会上往往是冠盖云集。布鲁金斯学会1月12日召开简报会,讨论题为《权力的转移:中国和亚洲的新变化》这本新书。这场以中国崛起给亚洲政治带来改变为主题,特别讨论中印、中日和两岸关系的简报会,在召开约一个星期之前就因为想要参加的人太多而停止来宾登记。

现在,智库推动的独立于政府以外的“双轨会谈”往往成为政府对华政策的幕后推手。布鲁金斯学会的资深学者黄靖向记者透露说,其实在佐利克公开提出“利益相关者”这个概念之前的一周,布鲁金斯学会就拿到了佐利克的演讲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修改建议。佐利克的演讲发表后,“利益相关者”一时成为热门术语,并带来很多不同的解读。布鲁金斯学会专门派高级研究员到中国跟相关机构接触,向它们做解释工作,同时听取中方的反应。去年12月8日,佐利克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次“中美战略对话”。黄靖向记者透露说,会谈前,布鲁金斯学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派研究人员到中国,与中方的研究机构做了“双轨会谈”,中美两边的智库后来分别把会谈结果向戴秉国和佐利克做了汇报,使得战略对话进行得非常成功,“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畴”。由此可见,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来源:环球时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