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千年前的北宋皇宫,刚当上皇帝的神宗兴奋地穿着全副铠甲,英姿勃勃地在祖母曹后面前走来走去:“您看我像不像一个大元帅?”
聪慧的曹后一笑,明白神宗不满现状、有改革之念,这番“走秀”正是要寻求自己的支持。她的眼中充满慈爱,但言语十分冷静:“你如能永不贪军功,就是天下臣民的福分。”这就像一盆冷水,泼到神宗头上。
望着怏怏走开的神宗,曹后长叹一声。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过世的仁宗。13岁当皇帝时,仁宗已喜怒哀乐不形于色、驾驭臣子于不动声色。而眼前这个20岁的天子却把什么都写在一张脸上。她不知道这样热血冲动的皇帝主导的改革,会把朝廷变成什么样子。
皇家温室孕育出怪胎
1062年,宋仁宗去世的前一年,未来的神宗赵顼还是个14岁的少年,无忧无虑地在皇宫中读书。虽然他管仁宗叫爷爷,但他的父亲赵宗实,只是仁宗的养子。
大臣们苦口婆心:养子也算儿子。
但仁宗耿耿于怀,没有亲生儿子,他迟迟不愿立储。直到“包青天”包拯开口,宋仁宗才终于下了一道诏书,正式确认28岁的赵宗实为太子。
这一道圣旨,承认了赵宗实的正式地位,也等于内定了宗实独子赵顼将来的皇位。
一年后,仁宗就去世了,一直担惊受怕的赵宗实终于登基成为宋英宗。但是如同一个定律:任何一个生活在父辈光环下的第二代,注定是被人拿来比较的。所以英宗从当上皇帝第一天起,就被自己的心理压力逼疯了。勉强当政4年,两腿一蹬去见仁宗,把担子扔给了儿子。19岁的赵顼成为宋神宗。
所以宋神宗从小到大,就生活在皇家温室里。
因为老爹,他一早就注定是皇位接班人;因为爷爷,他从小就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好榜样。至于多年不立太子、做成功人物继承者的压力和阴影,都让他老爹一肩扛了。他所做的,无非是悠哉度日,好好读书,等着当皇帝。
造就一个愤青,通常需要两点:一是生活上优越,不为生计所苦的人,才有闲心去针砭时弊;二是好读书,有学问的人,才能把抱怨变成冲动的作为。一个北宋农家的儿子,就算对社会再不满,也只能在刨地时狠狠锄几下、骂几句罢了。
神宗不幸两点都具备了。这棵皇室独苗,一不走马斗鸡,二不惹事生非,一天到晚认真读书,以至于他老爹都担心他会读坏身体。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日益成为一个热血少年,有满腔抱负,恨不能破茧而出、直上凌云。
但是,在皇家的保护下,少年天子宋神宗缺乏平衡朝局的手段、循序渐进的耐心、消弭矛盾的智慧。这注定了即将开始的“熙宁变法”,将以大争议、大悲剧的姿态,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