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议程,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当地时间12月10号晚上6点闭幕。坎昆气候变化大会进入了收官阶段。在闭幕前,尽管与会各方立场分歧巨大,但各方仍在继续磋商。
12天前,本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坎昆低调召开。经过多天的谈判,目前各缔约方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取得了不少共识,但《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问题仍是谈判的关键和矛盾的焦点所在。下面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各谈判方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立场。
坎昆大会开始不久,日本即强硬宣称‘永远’不会对《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做出减排承诺,并一直坚持这一立场。日本的立场成为发达国家消极立场爆发的导火索。不但加拿大等国纷纷附和日本的立场,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也出现了倒退。此前曾表示没有国内立法也能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减排目标的美国一改之前的态度,将履行减排承诺与国内立法相挂钩。
一直在气候问题上充当‘领头羊’角色的欧盟则在本次会议期间重申自身承诺,即到2020年时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欧盟同时表示,如果其他发达国家也作出相应努力,主要发展中国家能承担足够责任,欧盟愿意把减排目标提高到30%。
发达国家的消极态度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中国6号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并表示,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得到认可、“快速启动基金”得到注资以及在技术转让问题上达成基本协议之前,基础四国不会支持达成相关协议。此外,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国家也表示,如果发达国家不接受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它们不会在任何协议上签字。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提出: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应努力完成其第一承诺期确定的减排任务,并在第二承诺期进一步承担大幅度量化减排的指标;其次,非《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应在公约下承担可比的减排指标,并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承诺;再次,发展中国家也应根据国情和能力,采取自愿有效的适应和减缓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提出的相关建议,一方面代表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减排责任做出了要求,同时也表明中国愿意主动承担自身的减排责任,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本次大会原定是在10号下午6点结束,但是现在看来,会议如期结束已经不可能,只是我们还不知道会议要延长多少时间,最终又能达成什么样的成果。不少原定在昨天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都取消了,其中就包括最受关注的美国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处的新闻发布会,由此可以看出谈判还是非常激烈的。
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主席、墨西哥外长埃斯皮诺萨10号早上发表声明说,她在前一天晚上已经敦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在10号早上将秘书处认为到目前为止,代表了各方意见的,最为完善的谈判案文草案分发下去。目前这份谈判案文草案已经在各代表团手中。埃斯皮诺萨说,草案内容包括《京都议定书》的延续问题,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基础上现有减排目标的实施情况,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国家提供适应气候变化帮助的机制,包括建立绿色基金等。草案同时也包括有关透明度和问责制的条款。她要求所有各方对草案中提及的各项要素共同分析,对草案进行最后的完善,最终提交给大会审议通过。埃斯皮诺萨说,尽管草案涉及的各项问题非常复杂,但各方已经在过去几十个小时内进行了密集的、不间断的磋商。她还强调,这个草案不是墨西哥杜撰的“空降案文”,是各方共同起草的,墨西哥作为主席国将尽力保证会议的包容性和透明性。只要各方都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本次大会,那么会议一定能取得成果。
10号是本次坎昆气候变化大会预定的闭幕日期,我和国宇翔已经在这里盯了12天了。用盯这个字是一点也不过分。在正式会议举行的同时,其他非正式会议、边会很多,身在一线的我们奔忙在各个会场之间,一场接一场的新闻发布会听,试图能从各重要相关方找到一些报道的亮点。然后失望总是多过希望。
说到我们的感受,本次大会举行的地点是坎昆,这个海滨度假胜地在冬季阳光灿烂,户外气温宜人,记者们基本上是短打扮出行。但是会议开始的几天,各个场馆空调开得非常冷,记者们被冻得直跳脚,纷纷抱怨这样一点也不环保。我们着实是在一个温暖的地方感受了相当的凉意。那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我们对这次会议的感受。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