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村庄的俄罗斯致富故事

2012-03-02 14:05:43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新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合村位于小城镇隶属于舒兰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舒兰原来的支柱产业是煤和农业。但近些年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代表再加上下岗职工的增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舒兰在就业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四合村的致富经验极大的感染了周边其他的村镇,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前往俄罗斯发展。小城镇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去年共有1964人到国外打工,目的地主要是俄罗斯、日本和韩国,而去俄罗斯的就有1790人。

为了鼓励赴俄劳务输出,舒兰市还成立了专门的俄罗斯劳务协会帮助想要去俄罗斯的务工人员办护照同时培训在那边的生活技能和遇事该如何处理。

现在俄罗斯从东到西,从南到首都莫斯科,受到四合村人的影响,到处都有舒兰人经商的身影。在莫斯科还有个舒兰商人聚集的大市场,被舒兰人亲切的称为“舒兰大街”。

“我去俄罗斯的第一站就是那里。我们村里的人特别团结,遇到事情都会伸出援手。在国外有了大家的帮忙就不觉得孤单和无助。”邱说。

吉林省与俄罗斯共享232.7公里绵延的边境线,发展对俄贸易得天独厚。再加上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而吉林省又人多地少,大力发展对俄劳务输出是个双赢的选择。

为什么去俄罗斯

四合村与俄罗斯的故事还要从1993年说起,最初是舒兰市劳动局组织一些村民去俄罗斯种地。村民在出境的时候在中国口岸这边买了一些日用品,想去除自己用还可以卖了换点零花钱,没想到这些东西在那边特别受欢迎、几乎一抢而空。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吕维新就是其中的一个。意识到俄罗斯潜在的商机,他把带去东西供不应求的事情跟村里人讲了,在第二年又踏上了赴俄的火车,但这次不是去种地,而是带着同村的35人一起去那边做小商品生意。

那时候苏联刚刚解体,物资比较匮乏,大家从国内进货再把东西在俄罗斯出售,特别有些小东西价格往往可以翻好几倍。所以这第一波去的人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绝大多数现在都成了百万富翁。有的继续在俄做批发的生意,有的则回国发展。

挣了钱后,大家都把村里的房子翻新,房子一家比一家盖的漂亮。去俄罗斯挣到钱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至此除了本村的人,很多外村的人也开始去俄罗斯寻找更好的生活。

在2003年村民李英超还娶回了个俄罗斯的大学生,又一次轰动了小村子。许多村民至今还记得那年的春节大家都争着去李英超家看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姑娘。她学包饺子、用筷子、学说中国话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在村委会的墙上至今还挂着他们的结婚照片。

“我们村出去的年轻人都老实、勤奋、热心肠,招外国姑娘喜欢。至此之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婚姻的好消息从俄罗斯传回到小村子。”村长赵景森说。

编辑: 陈笛  标签: 四合村 舒兰市 俄罗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