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马库恩娜:刚果美发师的中国梦
玛莎·马库恩娜(Martha Makuena)1999年跟着丈夫保罗·陆耶耶(Paul Luyeye)第一次来中国。因为保罗的工作,他们落脚在武汉。那时,他们是小区里仅有的外国人。保罗白天上班,玛莎就呆在家里,不会说中文,也没有任何朋友,觉得生活枯燥乏味。
玛莎在家乡金沙萨时是一位时装设计师和发型师。她说90年代末的中国“老外”和“老内”区别很明显,“我觉得自己完全像个老外”。
13年间,玛莎的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相继在中国出生。她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从刚来时的手足无措,变成一位干练的职业女性:四月底,玛莎在北京尚都SOHO开办了一家专门为非洲人做头发的发廊,这是北京唯一一家这样的发廊。
但成功蜕变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2003年,因为保罗的工作变动,玛莎和孩子们搬到北京。玛莎花了一年时间学习汉语,后来又用两年时间获得了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有一天在网上闲逛时看到一位非洲妇女在问哪里能做头发,玛莎就主动说可以帮忙。从那开始,玛莎就在家里提供美发服务,她的顾客数量也随着口口相传迅速增加。
玛莎说:“发型文化在非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和个人问题。我觉得中国的美发师很难满足非洲人或有非洲血统的人在发型上的需求。比如,我们使用的诸如发膏﹑发油和其他类型的护发用品都和其他地区的人使用的有所不同。”
2010年,全家又随保罗的工作变动前往苏州。玛莎很快又在那里聚集了一批顾客,有苏州的,上海的,南京的,还有一个甚至在从重庆坐飞机过来做头发。
在中国的这些年,玛莎见证了在华非洲人数的增长。据她估计,仅在北京就3000多非洲人。看到这里面潜在的巨大商机,玛莎和保罗从去年九月开始为他们的发廊做准备。
保罗说:“我知道要在这里开一家发廊不容易,就像任何在中国刚刚起步的公司一样难。但如果那么容易,早就有人去做了。”
玛莎特意回到金沙萨去为发廊聘请当地的美发师。现在店里的三位美发师,均有五年以上的行业经验。
29岁的英国姑娘尼古拉·汤普森(Nicola Thompson)是北京一所国际学校的教师。自从四年前从一位朋友那里知道玛莎之后,她就一直是玛莎的忠实顾客。尼古拉说,她非常信任玛莎,以至于玛莎不在时,她也不会找别人剪头发。“我一直在问她的发廊什么时候会开,现在终于开了,”尼古拉兴奋地说。
店里提供的服务价格从40元到1000元不等。最贵的服务之一叫“微辫子”,做这种发型需要至少8个小时,要求客人一定在上午十点半以前开始做。
玛莎的发廊也吸引了一些中国顾客。刘锐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大二学生,发廊开业没几天就来找玛莎做头发。刘锐业余时间在酒吧里做说唱歌手,非洲的发式在他们的圈子里非常流行。
现在,玛莎留在北京照顾生意,保罗和三个孩子在苏州生活,有时周末会来北京和玛莎团聚。不过,玛莎计划今年年内在上海开一家店,明年在广州再开一家。
保罗在刚果﹑法国和加拿大都工作过,他说,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的机会更多。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对保罗来说并不难,秘诀是他父亲去世前对他的一句忠告。
“我父亲去世前告诉我:儿子,不管去哪儿,如果你看见那里的人们用左腿跳舞,你也要这样。不要以为你跟他们不同,就想用右腿跳。我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保罗说。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他为家庭成员订了一条规矩,就是所有人在家里必须说汉语。
玛莎说,上一次她回刚果探亲时,看到家里准备的一桌子非洲菜,非常兴奋,准备大快朵颐,但吃了几口之后就不想吃了,觉得吃不饱。
“后来我在金沙萨的一家中国餐馆饱餐一顿,才觉得到终于吃到了属于我的食物,”玛莎笑说。“我的家人开玩笑说,我的心已经变了颜色。”
(来源:中国日报 杨光 编辑:陈璐)
- 环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