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观天下 知中国

打破僵局走向世界:开展海外民族志研究

2012-08-17 16:38:46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当前,我国参与新一轮全球化和第三次工业化革命面临的重大困境在于:中国经济已经走向世界,但是对全球及各个区域的经济、社会、法律、政治和文化等基本层面的认知和研究却严重不足。换言之,中国之“大国崛起”在知识准备方面的不足,已经导致在全球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经济利益可谓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如何保全中国的全球利益业已成为不容忽略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 中国崛起,走向世界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从经济增长率、贸易增长率到近年来对外投资这些硬指标来看,中国的确正在崛起。然而,中国正在经历的大国崛起与历史上其它国家的大国崛起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还没有与崛起相匹配的“知识准备”与“智力资本”的储备。中国对外部的了解尚处于十分单薄的程度。这种状况带来的困境必然是:全球投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为无法全面估量投资对象国的“社会和政治”风险。一旦遭遇危机,投资的国有资产就会风雨飘摇,甚至难以保全。

今天中国在非洲有巨额投资,但是有多少中国人真懂非洲,对非洲的政治经济社会进行过实地研究?在利比亚,中国一百几十亿美金的工程项目损失惨重。在缅甸,中国企业的水电建设投资陷入困境。此外,今后中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必须与伊斯兰世界长期打交道,但又有多少人了解伊斯兰世界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和历史?所有这些都表明:如果不对投资对象国进行充分的研究,中国崛起,走向世界的风险会越来越大。如果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局面下,知识准备不足的影响可能还不那么显著。但是,我们这个世界目前正处于二战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最深刻的大变化时期。即使是像美国这种国际研究十分发达的国家尚且在苦苦探索,像中国这种“知识准备”与“智力储备”严重不足的国家必将面临更大的危险。

二、近现代各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

从历史看,各大国在崛起时都曾花巨资进行知识储备与发展智力资本。早期英国遍及海外领地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当代美国维基百科的地域研究,就是古今两个例证。尤其需要提及的是1930年代前后日本的调查研究。日本占据中国东北后,建立了“满铁调查部”,负责对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及苏俄进行调查。在那个时代,日本人在中国进行了最全面的县志调查,调查内容遍及地方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习俗、民风等,为其长期统治打下基础。1980年代日本岩波书局出版的满铁调查资料达数十册之多。日本人对苏俄的研究当年在世界上也可谓首屈一指,光是在30年代翻译的俄文出版物就达80多册,居于当时苏俄研究的前列。此外当然还有美国。二战后,美国为了打赢冷战,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普遍建立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地域研究”。 美国的综合性大学都设立了关于世界各地区、各主要国家的研究中心。 仅在华盛顿地区的各类“智库”就有成百上千之多。这些研究机构及其成果为美国奠立全世界的霸主地位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支撑。

相形之下,中国在大国崛起过程中的知识和智力准备显然不足。造成此种状况与目前中国体制的弊病有关。从全球化(或曰:全球战略)背景来看,中国体制的最大弊病在于责任与问题的错位。我们的政府每天忙于处理无数从世界各个角落冒出来的危机,对半依靠常规智力和权变策略来处理问题,欠缺中长期的设计和思路,无暇顾及重大的,具有长远战略影响的问题研究,甚至出于部门利益考虑,该研究的也不去研究;而聚集了大量研究人才的高校和研究院所却多在孜孜以求地研究“吊书袋式的学问”,罔顾现实中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或者即便有了研究意向也缺乏研究资源,因此无法开展相关研究。由此带来的结果经常是:有资源的没有能力研究,有能力研究的不去做研究,或者没有资源从事研究。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对经济走向世界不能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智力资本”。否则将无法指导中国在世界范围的有效投资,也无法保全中国的全球利益。

编辑: 柳洪杰 标签: 走向世界 海外 民族志 研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