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观天下 知中国

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 动丹羽君何益?

2012-08-28 11:19:23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8月27日下午,北京市内环线上演了戏剧性“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所乘坐车辆被夺旗”一幕,并引起网民热烈反响,一时间疑似中国人的“民族英雄”俨然已经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横空出世。

诚然,此次丹羽大使遇袭事件的背后有着一个再正义不过的理由——钓鱼岛是中国的!最近因为钓鱼岛主权争议,导致中日两国的关系陷入少见的低谷,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却明显高涨,多地爆发了反日示威游行。其实,这种过激的方式无非是想要彰显中国人在领土争端问题上决不妥协的态度。然而,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如今的世界已然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遥遥领先于冷兵器时代。我们难道还要延续上古时代的野蛮粗暴来解决问题吗?我们的爱国热情究竟该用何种方式表达?这些的确是值得商榷的课题。

兵家自古就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古礼规则。早在战国混战时期,交战两国对待彼此的使节依然可以以礼相待。除了古人心怀对“礼法”的敬畏之外,最主要还是出于对长远利益的考量。大家深知“斩来使”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两国交恶而后开战。那么两个国家扭打一团、百姓死伤流离的局面,对交战双方会是最理想的发展环境吗?两败俱伤的结果不会成为第三方别有用心的“渔翁之利”吗?答案显而易见。如今的中国已经摆脱了愚昧无知,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信、成熟、虚怀若谷,这样一个魅力十足的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当然,随之而来的“遏制中国论”也如期而至。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不遗余力地挑动国际社会频频向中国发难。“钓鱼岛之争”的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究竟是不是made in USA,其实所有人心知肚明。

其实,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抛出的“东京购岛计划”才理应成为众矢之的。此类日本极右翼势力制造的“脑缺氧闹剧”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已经被事实证实完全找不到市场。丹羽大使本人就是因为做出了“如果东京都购岛成功,将会对日中关系造成严重危机”这样的评论而遭到在野党攻击,因而被日本政府打上了“与政府立场相异”的标签,最终迎来了被撤换回国的结局。

其实,领土争议自古有之。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正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为经济腾飞创造一个有利和谐的发展环境,这不正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该具有的胸怀和外交智慧吗?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对于利用钓鱼岛争议制造事端的作法也并非是一边倒的认同。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前局长孙崎享近日在接受日本《日刊现代》杂志采访时表示,中日之间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领土争议的事实不可否认,但如果日本挑事太甚,对于国家利益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孙崎享认为,对于日本而言,“搁置争议”是最为有利的做法。

简言之,钓鱼岛之争已经成为中日两国软硬实力的较量。日本不得不接受经济上被中国超越的现实,国内的主流意识日渐认同中国崛起会影响到日本在东亚的传统主导地位。为了抢占战略上的制高点,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大做文章。作为在发展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艰难前行的中国,我们必须审慎处理同近邻国家的关系,珍惜现有的外交环境,从大局着眼,避免同邻国关系恶化,从而影响到战略布局的稳定。当然,对外宣示主权,表达捍卫钓鱼岛固有领土,以及同日本右翼势力对决的决心,也是我们在国人和世人面前树立中国形象的必要和必须。

(来源:中国日报网 孙恬)

编辑: 陈笛 标签: 日本 大使 钓鱼岛 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