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在即。在扛过金融危机、通过医改法案、结束伊拉克战争、大胜共和党大选挑战之后,奥巴马将把美国引向何方?这一问题的答案,也许能从现已公布的新内阁人选看出端倪。
对比第一任期时效法林肯“政敌团队”的内阁构建,新内阁内政外交两套班子人选都明显带有更多奥巴马本人的政策取向烙印,预示着一个更为自信、强势的奥巴马将按照自己的思路推动美国内外政策。
政策决策汇白宫
在第一任期,奥巴马的重要内阁成员挑选效法林肯的“政敌团队”,“主将”包括布什政府中留任的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党内预选对手希拉里·克林顿和几乎没有政治倾向的技术官僚蒂莫西·盖特纳。
这一团队帮助奥巴马度过上任之初经验与能力备受质疑的危机,但他们不可避免地在政府政策上留下诸多自己的印记。例如,在外交安全话题上,奥巴马一度提出诸多设想,例如关闭关塔纳摩监狱、改善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等,但这些并未成为其外交安全政策的主流思路。相反,他的外交安全政策更多延续了前总统布什的思路。希拉里、盖茨与曾担任驻阿富汗美军司令的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彼得雷乌斯在关于这些问题的政府内部讨论中多次“胜出”,对美军海外行动充满怀疑、主张战略收缩的副总统拜登则屡屡在角力中失败。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2009年美国政府内部关于增兵阿富汗的讨论。时任驻阿美军司令麦克里斯特尔希望增兵4万人,得到希拉里、盖茨与彼得雷乌斯的全力支持。按照揭露“水门事件”的著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在《奥巴马的战争》一书中记述,奥巴马本人对增兵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但希拉里与盖茨这两位大员的态度让他难以全力支持也持这种看法的拜登及白宫办公厅主任拉姆·伊曼纽尔。最终,军方得到了3.3万人。
如今,“政敌团队”已成为明日黄花,奥巴马外交与安全团队的新成员在政策观点上都与他本人类似,属于中间偏左,甚至比他更为左倾。与相对保守的希拉里和盖茨相比,获提名出任国务卿的约翰·克里与获提名出任国防部长的查克·哈格尔对应如何在海外彰显美军力量较为谨慎;经济团队最重要的新成员雅各布·卢为现任白宫办公厅主任,更是奥巴马的“圈内人”。
更为温和的政见意味着新内阁,至少是外交安全团队,比前任更容易接受奥巴马的观点,这也让白宫全面控制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变得可能。曾在奥巴马政府中任职的中东问题专家丹尼斯·罗斯评价说,奥巴马政府的特点就是决策过程以白宫为中心。在这种生态下,更低调、理念与奥巴马更接近的国务卿与国防部长将有助于政策决策集中在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