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治贫先重教 国务院新政力补贫困地区教育“短板”

2013-12-04 22:50:41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李克强指出,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成长“起点”,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经过几代教育人的不懈努力,到2011年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让每个孩子有学上”的目标。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办学困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让各地区人民都能平等享有接受基础义务教育的权利,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让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

治贫先重教,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开发工作在坚持“输血”的同时,更应注重“造血”的功能培育,通过教育激发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热情,不仅将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还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格局,助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此次常务会明确,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兼顾其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按照勤俭办学的原则,把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调整中央和省级财政教育支出结构,最大限度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倾斜,由省级政府统筹使用资金,因地制宜、分步逐校实施。

会议强调,力争经过3—5年,使学校教室坚固适用,符合抗震、消防等安全要求,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地等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厕所、食堂、饮水、洗浴等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等基本满足义务教育要求,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

当然,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还要坚持“阳光操作”、精打细算,并与村镇调整、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严防资金浪费或被套取、挪用、截留,切实把宝贵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造福贫困地区4000多万孩子,托起他们创造未来美好人生的希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足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提升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就是在贫困地区播下希望的种子,就是打好扶贫攻坚硬仗最强有力的保障。

相关报道


编辑:中文 标签: 教育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