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已故前首相岸信介的外孙、已故外相安倍晋太郎的次子。2012年12月安倍再度执政以来的言行,充分暴露了其右翼鹰派思想体系与其外祖父岸信介一脉相承。
岸信介1936年至1937年曾任伪满政府实业部总务司司长、产业部次长、总务厅次长。1939年回国后曾任内阁商工省政务次官,后来任东条英机内阁商工大臣。战后,岸信介曾被作为甲级战犯嫌疑犯受到关押,但因其亲美反共立场颇得美国青睐而于1948年获释。其后,岸信介成为战后日本政界右翼的鼻祖,被称为“昭和妖怪”。岸信介1957年至1960年任日本首相期间推行反共反华政策。他还强烈主张修改战后日本宪法。1981年10月,岸信介任会长的“自主宪法期成同盟”纠集了280多名议员参加,发表了“第一次宪法修正案”。他力主增强军备,并企图修改警察职务法恢复战前的“治安体制”;他推动修改教科书,为侵略历史翻案。1957年岸信介当选首相后首先出访的是印度,对在东京审判时为日本侵略罪行辩护的印度法官帕尔“感恩”。他还出访台湾,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1960年,岸信介不顾国内民众强烈反对而强行修订日美安全条约,并宣称台湾包括在该条约“远东”地区适用范围,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和侵犯领土主权。
安倍晋三从小受到这种政治世家的熏陶。他曾毫不掩饰地承认:在政治上“与其说是继承了父亲不如说是继承了外祖父(岸信介)的DNA”。这主要表现在安倍右翼的历史观、战争观,以及主张修改战后日本宪法等问题上。安倍从小受到岸信介的宠爱,1961年上成磎小学也是与该校有私交的岸信介推荐的。1977年安倍晋三毕业于日本成蹊大学政治学专业,1982年起担任其父安倍晋太郎外相的政治秘书,学习从政。
1993年首次当选众议员的安倍晋三,立即加入自民党内原岸信介派的组织“清和研究会”。1994年安倍任“自民党历史研究委员会”委员,开始有系统地开展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该机构组织出版《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一书,发给自民党议员人手一册。1995年安倍任“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要职,竭力反对日本国会通过承认侵略历史的“不战决议”。1997年他任右翼团体“日本会议国会议员恳谈会”的防卫、外交、领土问题项目的首席委员。安倍从2000年起历任森喜朗内阁、小泉内阁官房副长官,负责日本政府的内外情报工作;2001年起担任“神道政治联盟国会议员恳谈会”事务局长,积极支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安倍2006年首次当选日本首相期间便效仿岸信介出访印度,并专门看望了印度法官帕尔的儿子,表示敬意。安倍最大政治目标就是实现其外祖父岸信介修改日本宪法的夙愿。安倍还从岸信介那里继承了性格倔强的一面。他再度执政后不顾国内反对强行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其做法也与岸信介颇为相似。
而更加危险的是,安倍晋三与岸信介相比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认为,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伟人”。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的所作所为,与伊藤博文内阁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年后的今天,安倍在元旦讲话中宣称要建立所谓“强大日本”。这条安倍路线给日本同亚洲邻国的关系蒙上阴影,让人们对日本未来发展道路更加警惕。
(作者为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