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ENGLISH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专题首页  >  专稿

“两会”将开创中国改革新纪元

2013-03-13 17:45:34      来源: 中国网

此次召开的全国“两会”,注定要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深深的一印。

促使历史记住这次“两会”,并打下深刻烙印的,是对改革问题的理解与深化,对改革工作的推动与深入。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改革不仅是中国的必径之路,而且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不改革,中国没有出路,小改革,中国出路不大,慢改革,中国也很难跟得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节拍。

中国能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内,就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能让一个贫穷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手靠着开放,一手则靠着改革。而改革则是最基本、最基础、最有效的动力。没有改革,开放也只是一句空话。

但是,中国的改革,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练和实践之后,该释放的红利已经释放,该发挥的效力也已经发挥。现行的改革政策、改革制度、改革模式、改革方式,也逐步进入了瓶颈。也就是说,改革也到了需要创新、需要突破的关键时刻。

如果说过去三十年的改革,主要解决的是对改革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处理的是如何释放发展经济的热情和动力的话,从现在开始的新的一轮改革,将主要解决认识的深化问题、深化改革的决心问题以及利益蕃蓠的突破问题。因为,前一轮改革虽然释放了广大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激发了广大群众劳动创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却未能解决利益分配的不公平性和阻止利益集团的形成。结果,让改革的源动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与约束。改革之路,已经在很多环节、很多方面形成了“梗阻”。如果没有思维和理念的更新与突破,没有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和推动力量,不仅很难进一步深入,甚至会让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付之一炬。

新一轮改革,首先要突破的就是权力架构如何重新定位、重新设置、重新布局。这其中,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中央和地方在权力与利益分配问题上比较模糊是最核心的问题。所以,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改革目标,“两会”启动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压缩和减少机构、调整和完善政府职能部门职能,明确和规范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将对下一步改革的深入和推进产生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此轮改革能够在政府机构改革方面迈出重要步伐,那么,改革向“深水区”推进将大有希望。反之,改革将很难向纵深推进。

也正因为如此,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方案,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晴雨表”、“方向盘”,改革的热度如何,要看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改革的效力如何,也要看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当然,“两会”只能提出一个原则性的改革方案,到底如何改、改到什么程度、能否产生伤筋动骨的作用,还要看接下来的改革实施细则,看能否通过此次改革,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规范好、调整好、优化好,能不能通过改革把已经过度扩张和膨胀的权力关进“笼子”。只要权力规范了,利益分配公平的基础也就越来越坚实了。

有了政府机构改革的保证,有了权力的规范与合理,那么,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就有了向前推进的希望。接下来,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难题、许多问题、许多障碍,也就可以一个一个地进行解决与突破。因为,从这些年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来看,不是改革不能向前推,也不是广大群众不支持改革,而是行政权力在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设置了太多的阻力与障碍。如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在推行过程中,就因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权力和利益争夺,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最终,是在最高层的统一协调下,才达成了一致。即便如此,新的医疗改革方案也带有明显的利益平衡和妥协痕迹。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更是在行政权力的影响下,很难向前推进。

既然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经形成,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权力、利益和职能进行了新的划分与界定,那么,很多改革也就应当可以向纵深推进了。关键是,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能否按照新的改革方案执行,能否技术先进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有限责任政府、有限权力政府、有限利益政府,让政府职能部门不再扮演利益集团或为某一利益集团服务的角色,而成为市场公平、公正环境的创造者。

至于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改革的效率与速度问题,笔者的观点是,必须充分考虑目前的实际和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慢不得,也急不得。太慢,群众不答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答应;太急,现实不允许,规律也不允许。在改革问题上,特别在向“深水区”推进过程中,必须控制好节奏、把握好尺度、掌握好力度,有序推进、逐步深入,不要指望一夜之间能够将所有问题都解决好。

思路是,对事关群众利益、事关社会公平、事关稳定大局的改革,可以率先解决、率先改革,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就应当花更多的力气、下更大的决心加以突破与解决。因为,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广大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创造力的提升以及社会稳定与和谐是十分关键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如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包括财税体制改革等,则可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稳步推进,而不要急于求成。

在各种关系尚没有完全理顺,权力和利益的关系还必须进一步规范与调整的情况下,改革只能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而不能全面开花。否则,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搞不好,还会带来社会的严重不稳定和震荡。

总之,不管改革采取怎样的方式向前推进,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两会”将成为中国改革新的起点,并开创中国改革的新纪元。

分享到6.79K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图解总理记者会精彩语录

3月1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

详细>>

关键词解读政府民生答卷

医疗、教育、养老...新一任政府首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详细>>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

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