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ENGLISH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专题首页  >  专稿

2014两会:改革如何改变中国

2014-03-01 19:28:27      来源: 新华网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美国《时代》周刊将这定义为中国的“历史性转折”年。

“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刚刚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明确了今年改革的任务和重点。两会召开在即,百姓从改革中能得多少实惠?在这个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万众期待。

中国经济:挖掘增长新动力 混合所有制成重点

“三年内,省属二、三级企业全部都要改成混合所有制。”2014年,在广东,竞争性行业的国企充分吸收民营资本进入,国企改革迈开关键步伐。

今年,混合所有制将成为经济改革的“重头戏”,资源价格改革将由探索变为提速,企业税负不断缩减,民资进入领域拓宽……提升经济内生动力的一系列改革逐步发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如何用改革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内需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仍是考验。

简政放权:职能整合,用权力“减法”换效能“加法”

2月28日,湖北正式取消“一孩”生育审批。从去年两会至今,国务院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达362项。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程过半。

今年,职能整合、行政效能提升已是改革指向。放权先放利,对习惯了“权力无限大、监督无限小”的一些政府官员而言,简政放权无异于拿刀子割自己的肉。从海南省人大代表“晒”出的“行政审批长征图”,到广州市政协委员梳理人生中的103个证,权力的收与放、大与小之间,传递出改革的迫切与艰难。

反腐倡廉:巡视制度全覆盖 “制度反腐”有新进展

中央派驻两批巡视组纠正“四风”,李东生、李崇禧、冀文林等2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落马,从遏制车轮上、会所里的“特权腐败”,到党政机关培训、会议费的“刚性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赢得百姓好口碑。

新年伊始,巡视制度全覆盖、试点新提任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反腐“硬骨头”备受关注。人们更期待“制度反腐”有新进展,在体制改革上做足文章,让决策公开、程序透明,有效遏制住权力腐败。

生态保护:治污打破“一亩三分地” 市场化治霾全面开启

大气污染“国十条”出台,各地签下治霾“军令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在全社会合力应对愈演愈烈的污染时,一些地方和企业排污依旧肆意妄为,解决“口号环保”之“患”已成当务之急。

今年,治理大气、水、土壤“立体”污染要动真格。打破治污“一亩三分地”,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启动碳排放交易权,中国运用市场化手段降污治霾的时代将全面开启。

社会公平:户籍与隐形福利逐步“脱钩” 资源均衡配置铺开

户籍改革已启动:天津实施申办户口积分制,山东取消除济南、青岛外所有落户限制……改革的关键在剥离户籍背后的各项不平等利益,把劳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多领域的隐形福利与户籍“脱钩”。让更多人通过改革分享“福利蛋糕”,享受社会公平。

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正在推进。

土地改革:“盘活”土地资源 让农民分享土地“红利”

土地改革是城镇化绕不开的一道坎。不久前,太仓市农民仇永兴用2897亩农田经营权作抵押,得到了3000万元贷款,成为苏州农村土地贷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4年土地改革开始破题。改革要遵循“土地是谁的,就要尊重谁的权利。”要严格保护耕地,对土地利用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用途管制。在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更多权能的同时,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提上议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大量工作要做。

民生关切:破题生娃、考学、找工作,织就更密保障网

“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3月1日起,上海等地“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北京“中招”改革让更多学生受益;农民工培训计划将缓解就业难……生娃、考学、找工作,一系列民生改革措施正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今年,人们期待织就更大更密的民生保障网,特别在产能过剩中下岗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司法改革:破除地方化藩篱,向行政化开刀

薄熙来案庭审微博直播、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死刑核准制度、治理刑讯逼供……司法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正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

如何让百姓在个案中感受公平正义,2014司法改革将向行政化开刀,破除地方化藩篱,让审判流程公开,减刑、假释、保外就医规范有序,减少权力自由裁量,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以期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风险管控:政府债务、金融市场“一个不能少”

如何化解债务,不仅国内关注,更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指标。继广东等地相继晒出债务“账本”后,去年底我国首次摸清并公开了政府性债务底数: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超过20万亿元。

今年,将刹住地方政府性债务无序扩张势头,把具体责任明确到省区市政府上。风险不止于地方债。金融行业,余额宝等带来的冲击和隐患也从未如此强烈。加快利率市场化的同时,今年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社会管理:着力“源头解决”,啃下“息诉息访”硬骨头

“人要回去、事要解决”。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已全面铺开,诉讼与信访分离、越级上访不再受理、信访数量停止考核,释放创新社会管理新信号。

社会转型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医患纠纷等基层矛盾易发。2014年社会管理创新突出“源头解决”,建立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的机制,用“创新”思维构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提升社会管理方式。今年还将启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去行政化”。(记者 张辛欣 傅勇涛 袁汝婷)

分享到6.79K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图解总理记者会精彩语录

3月1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

详细>>

关键词解读政府民生答卷

医疗、教育、养老...新一任政府首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详细>>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

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