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ENGLISH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专题首页  >  专稿

治理雾霾时不我待——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答记者问

2014-03-08 22:20:22      来源: 新华社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雾霾问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8日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也是时不我待的过程。环保部门将加倍努力,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

2月京津冀雾霾: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根本原因

2月20至2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大面积空气污染。吴晓青说,这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大,波及15个省181万平方公里,其中空气污染较重的面积超过98万平方公里。污染程度重,邢台、石家庄和北京的PM2.5小时浓度值超过500微克每立方米;持续时间长,石家庄等地连续7天重度以上的污染级别;污染物积累速度较快。

他指出,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根本原因,主要排放源包括燃煤、工业、机动车、建筑和道路扬尘;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是直接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的叠加是重要的因素。

74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仅拉萨、海口、舟山达标

2013年,我国有74个城市实施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吴晓青通报了去年全年的检测结果:74个城市中仅有3个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他71个城市均不同程度存在超过新空气质量标准情况。

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拉萨、福州、惠州、珠海、深圳、厦门、丽水和贵阳。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邢台、石家庄、邯郸、唐山、保定、济南、衡水、西安、廊坊和郑州,其中有4个省会城市。

吴晓青说,今年6月份将正式公布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

三大经济圈:排放全国三成污染物

吴晓青还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空气污染情况作了分析。

他指出,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空气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8%,但消耗了全国煤炭的43%,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京津冀区域的空气污染最重。

京津冀13个城市中,11个排在污染最重的前20位,其中7个排在前10位。污染物排放最大源头是燃烧排放,要减少京津冀污染,必须减少该区域燃煤量。

环保投入:“十二五”全社会投入将超5万亿元

谈到环保投入问题,吴晓青说,“十二五”前三年,我国环保投入每年以2000亿元以上幅度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入将超过5万亿元,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的投资。

他预计,2014年全国财政节能环保的投入还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之后,预计全社会的投入要超过1.7万亿元。今年还要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是一大笔投资。

此外,他说,到2012年,我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有2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19万,环保产业从2004年至今,年均增长超过20%。

环保立法:环保法三审稿将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问题

关于环保法立法进程,吴晓青说,2011年,环保法修改被列入立法计划,2012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保法修正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去年6月、10月分别进行了二审和三审。

他说,目前环保部门正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根据三中全会决定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理念,对三审稿再作新修改,修改亮点将会在如何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如何加强依法治污、依法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突破。

环保改革:将建三大监管体制和三大配套体制

谈到环保改革重点,吴晓青说,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现行生态管理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还不够,部门职能分散交叉较为突出,政出多门、权责脱节、力量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影响行政效能,削弱了环境监管的合力,基层监管能力薄弱,甚至还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他强调,推进环保改革,首先要把顶层设计和思路研究好,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污染防治监管体制、生态保护监管体制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三大主体体制,以及配套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环境监测预警三大体制。

重污染天保护中小学生:希望应急预案很好落实

重污染天气,中小学生应不应该放假?针对这一问题,吴晓青说,重污染天气如何保护中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出台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时,与以往标准最大不同就是要以保护人体健康为最主要目的。新标准参照世卫标准,明确一定要和保护人体健康相适应,并在空气质量指数中专门讲了,在什么样的空气级别下,要做什么样的活动,包括在什么污染级别减少什么样的户外活动。

他说,在发生重污染和严重污染情况下,目前各地也都编制相关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得到落实。(记者韩洁、余晓洁、白洁)

分享到6.79K
编辑: 刁云娇 标签: 吴晓青 雾霾 核与辐射 PM 答记者问

推荐阅读

图解总理记者会精彩语录

3月1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

详细>>

关键词解读政府民生答卷

医疗、教育、养老...新一任政府首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详细>>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

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