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嫦娥”最关键的720秒(热点解读)

2013-12-13 09:00:36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月球表面从宏观的方面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平坦的,但小范围,比如50米×50米或者10米×10米的小环境,它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最终会降落到什么地方,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风险还是比较大,因为那里的月石、月坑很多,可能碰到石头,也可能碰到壕沟,这些情况都可能存在。”吴伟仁说。

难点三

不能用空气摩擦实现减速

月球上没有大气,这就决定了月面着陆与地球着陆方式完全不同,它是真空状态下的软着陆。

“没有大气也就意味着不能利用空气摩擦实现减速。嫦娥三号探测器要实现月面安全软着陆,传统火箭发动机和推进系统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因为在月球这一无大气天体表面进行的软着陆机动飞行中,传统发动机无法实现推力的变化。”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说。

为此次任务新研制的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能够进行连续可调节变推力,进而对嫦娥三号实现精准控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但由于是首次研制和使用,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最终的表现如何,还有待软着陆当天的考验。

难点四

人工干预几乎为零

落月过程中,要实时测量探测器运动的速度、高度,随时调整,而且月面地形地貌很复杂,还要寻找安全的着陆区等,“这些工作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完全靠探测器自主完成,所以自主导航控制是个难点。”孙泽洲说。

15公里开始的“动力下降”阶段,被业内人士形容为最惊心动魄的环节。嫦娥三号要完全依靠自主导航控制,完成降低高度、确定着陆点、实施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动作,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这个时间段内测控都跟不上了,只能事先把程序都设定好。”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谭梅表示。

难点五

月尘附着或致探测器故障

月壤具有一定的厚度,着陆器着陆、月球车行走等人为因素也会造成尘埃飞扬,月球尘埃如果附着于探测器表面,能引起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机械结构卡死等故障。

此外,探测器落月时,来自月面的巨大冲击能量及探测器自身产生羽流是其安全着陆的最大威胁。探测器的着陆缓冲机构能否经受住考验,还得落月当天见分晓。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13日 09 版)

编辑: 于熙 标签: 嫦娥 嫦娥一号 探测器 绕月 探月工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