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14日评论版头条: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开启了国际格局的后危机时代,多极化和竞合关系将成为新时代的主题。面对后危机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中德携手应对具有非常强的客观现实性。
今年以来,中德两国开展了一系列高层交往,对双边关系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地引领作用。本月中旬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访华之行将推动中德关系再上新台阶。在当前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仍需更强劲增长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两国经贸合作料将成为此次默克尔来访的核心议题。
建立密切的中德关系,这既符合双方的利益,更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首先,双方都在对方身上找到了发展经贸合作的巨大动力。2009年,虽经历危机,但中德双边贸易额仍达到1000亿美元,是中国与英、法、意贸易额的总和。德国对华出口额达到558亿美元,是德国外贸的唯一亮点。中德关系的“抗危机性”表明双方经贸合作的高度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
其次,共识的增多为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德国开始更加认真地对待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德国在人民币汇率、台湾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的立场,为中德关系的良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气氛。此外,在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妥善处理伊核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中德立场的接近也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后危机时代,国际力量格局变迁,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对气候变化、防扩散、打击恐怖主义等需要通过G20等多边机制来解决。德国是欧盟最重要的成员国,中国则是新兴经济体的重要代表,两个大国的联手与合作将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兼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看到了中德之间的诸多相似点,仿照“中美国”(Chimerica)创造出了“中德国”(Chermany)一词。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德的走近,“中德国”一词也一定会像“中美国”那样引人关注。
但也应看到,近一段时间中德关系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和谐之音。首先,原先相互合作的领域开始出现对抗情绪。中德关系一直被视为是互补合作的典范。但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去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后,德国部分媒体和政经界出现了要与中国对抗的非理性情绪。德国对中国的看法的消极面增多,越来越将中国视为一个竞争者而非合作者,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
其次,在原本不相关的问题上出现新的摩擦点。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在2005年前几乎未引起德国的太多关注,但近年来,德国不断纠结中国的对非政策,臆想中国对非意图,甚至将中国塑造为掠夺非洲资源的“新殖民者”。此外,德国媒体还鼓动谷歌“向中国宣战”,德国《明镜》周刊也一度热炒“黄色威胁”。
第三,原本受控的领域再次发生分歧。虽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一直是中德关系发展挥之不去的一个负面因素,但一直处于可控范围。然而近来一些德国官员不断就人权问题向中国施压,德国媒体还利用各种纪念日来批评中国政府,甚至质疑政府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后危机时代,在多边主义回归的大背景下,应不断增强中德关系的抗干扰性。首先,应承认现实,学会聆听,了解彼此的利益关切和主张。德国应以更平和的心态看待后危机时代的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从中国的发展中看到自身的机遇。中国当以更成熟的心态看待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抓住欧盟《里斯本条约》实施和外交机制强化这一契机,积极推进中德合作,妥善化解分歧,赋予中欧战略伙伴关系以更现实的意义。
其次,营造良好的媒体、舆论环境。德国媒界应客观全面地报道和介绍中国,应向德国民众描绘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事实一再证明,中国是一支坚定的世界和平力量,“国强必霸”不是中国的发展理念。
第三,拓展合作,全球谋划。中德之间应认识到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应积极展开经贸交往和技术合作,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中德应以实际行动坚持自由贸易、促进互利共赢,携手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复苏做出贡献。中德关系不是一对孤立的双边关系,双方应抓住后危机时代这一契机,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和运作,求大同,存小异。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7/14/content_1010252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 余翔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