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6日报道: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孙振宇向中国日报表示,中国“致力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政府采购协定》,并希望尽其所能“尽快加入”,但是中国希望包括美国在内的《政府采购协定》成员国家对中国多些耐心,对中国政府提交的新的修改后出价不必太苛求。
在《中国日报》的专访中,孙解释道,《政府采购协定》对于中国还是一个“新事物”,需要“时间”和“努力”才能提高加入协定的出价。
中国一旦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政府采购协定,外国企业将从中国巨大的采购市场中受益,2009年,中国的采购市场规模大约为1,000亿美元,而这一规模一直在以15%的速度增加。中国也能从世界贸易组织的41个政府采购协定成员国中享受到国外政府采购带来的利润。
如孙大使所言,一些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指出,美国企业和政府近来将中国的采购法和自主创新政策“政治化”。
七月中旬,中国提交了一份全新加入《政府采购协定》的出价。尽管美国贸易副代表赞扬了修改后的出价,认为其有了“显著的进步”,远优于2007年的出价,但是一些政府采购协定成员国还是要求中国“加入更多购买实体,并进一步降低门槛”。
孙振宇表示他无法赞同这样的要求。他指出,“协定成员国应该知道,中国目前的出价具有很大的商机。互惠原则不仅仅体现在其协定覆盖的贸易的范围和贸易门槛,更重要的在于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增长率。”
“中国正在经历高速的经济发展。这其中蕴涵着大量的商机。这些都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孙解释道。
今年六月,美国参议员Debbie Stabenow声称,除非中国签署《政府采购协议》,她将立法禁止美国的企业购买中国的货物。上周,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举行了一场听证会,谴责了中国的贸易和行业政策。
很多美国专家对此表示异议。美国欧亚集团是一个全球性政治风险研究咨询公司,其总裁Ian Bremmer表示,他相信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过程以及贸易政策正在被“政治化”。
“很多国家都明白中国市场上巨大的商机,因此很难拒绝,”但一旦前提发生变化,“你就会看到很多总裁对美国政府施压,要求支持。” Bremmer解释道。
作为美国听证会的的回应,中国法律法规博客站点的创始人,中国法律改革的专家Elizabeth Lynch也在其博客上写到:“国会没有看到,中国确实承诺了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而并没有加入《政府采购协议》。2007年,中国第一次提交了加入协议申请书,但被包括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在内的五个成员国家拒绝,并被要求增加出价。
在修改后的出价中,“贸易合同的门槛降低了,但合同和采购实体的范围却增加了”,与此同时,“实行期限也缩减至从加入协议后第5年,而非第一份出价中所标明的15年。”孙说道。
与协议成员国的第一轮谈判已于七月举行,下一次会议则预定于“今年十月”,那时将会有“关于修改后出价以及中国加入过程的更深入的磋商,”孙解释道。
然而,还有很多政府采购成员国对中国的提案提出疑义,他们最重要的担心在于,修改后的清单未将次级中央体,也就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纳入采购实体名录。西方媒体甚至披露,协议主要成员国中有消息传出,中国这份新的出价不大可能被接受。
商务部前副部长,中国世贸组织谈判首席代表佟志广却认为,自2007年以来,中国政府提交协议申请和争取加入协议时,“态度都十分积极”,中国“没有必要”为了“外在压力”而在这个问题上做出过多“让步”。
孙对此表示赞同:“《政府采购协议》对于中国而言还是一个太新的名词,中国还需要时间来改进提案。”
尽管如此,孙补充道,“中国加入协议的承诺将保持不变,而其努力方向也会持续下去。”
外国企业十分期待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任职于国际关系Reed Smith法律事务所的Brett Gerson告诉《中国日报》,即使是在协议规定的领域之外,中国政府采购市场也为外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比如,草案中指出,中国的采购方应该更倾向于选择高能效环保的产品。那么,“外国企业可以通过强调其产品的高效能来增加采购机遇。” Gerson解释道。
除了外国公司可以从中国的政府采购协议中受益,中国也将加入协议视作一个“重要的赢得国外市场的机会,并可以借此在国际贸易组织的框架下建立一个完善的政府采购体系。”
成功加入协议之后,中国将会为其国内企业打开巨大的外国政府采购市场。目前为止,世界贸易组织的153个成员中41个加入了协议。
“修改后的出价还没有公开,但是我们希望所有的修改都可以体现出中国政府开放市场和兑现承诺的努力,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将会依照协议的精神完善公共购买立法政策,来确保顺利的转型,”中国欧盟商会主席Jacques de Boisséson说道。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bizchina/2010-08/06/content_1110707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丁清芬,吴翀采写报道,蓝澜也对本文有贡献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