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阿富汗儿童染毒瘾内情:母亲竟喂孩子吃鸦片!|不堪老鼠侵扰 英国首相府欲招“公务猫”|世界最高餐厅迪拜开张 距离地面422米|
中国日报精选
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外长会议
2011-01-26 06:48:23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26日报道:1月24日至25日,中国—东盟外长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这一在非常时期、非常地点召开的会议,对增进中国-东盟政治互信、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中国—东盟外长会议。会议本身不仅对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一周年具有庆贺意义,还将共同启动“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会议期间,东盟外长集体考察昆曼公路。该公路2008年3月建成通车,长1818公里,北起中国云南省昆明,经老挝到达泰国的曼谷,有人称它为“一线”连三国。

2010年,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南海的岛屿争端出现恶化迹象。一些国家指责中国“日趋明显的扩张性军事行动和强硬外交政策”,美国乘机高调介入。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上表态,说南海问题涉及美国利益,称“美国有责任和有关国家解决这一问题”。但本次中国—东盟外长会议参观昆曼公路的议程却透漏出这样的信息:经济合作将是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

尽管在此次外长会议召开前,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表示会议没有安排讨论南海议程,表示中国都不希望南中国海课题被炒热,但是很多国外媒体却将南海问题预测为会议重点。这说明中国仍然希望在此问题上仍然主张“搁置争议”,强调合作,但是南中海问题则在美国重返亚洲的大背景下成为了东南亚某些国家的一大心病,也成为一些西方媒体用以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绝好炒作题材。

但事实是 中国-东盟合作具有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这次中国-东盟外长会议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协调,使双方能够为地区和平、发展和稳定做出新的贡献。2011年,东亚依旧肩负率先引领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重任。作为战略伙伴,中国和东盟将继续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任务,保持领导人双、多边高层交往势头,落实第二份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

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是中国和周边国家的首要战略选择。多年来,中国为了自身经济发展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中国将继续实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政策。

另一方面,发展经济,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也符合东盟国家的根本利益。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未来越南将“发挥全民力量,继续推进革新开放事业,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以实现到2020年把越南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目标。”

同越南一样,与中国存在海洋岛屿争端的其他东南亚国家也都深知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南海争端问题不可能失控到威胁地区稳定的程度。

其次,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彼此间的经济联系远远超过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区域性组织之间的经济联系。2010年,双方贸易额达2927.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首次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最后,中美关系出现改善趋势。多年来,中美关系一直是友谊、合作和对立三种元素并存。2010年,对立的元素在两国关系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美国重返东南亚,插手南海事务,对激化矛盾到了不应起到的作用。

2010年,美国高调重回东南亚,不无利用南海问题在东南亚地区培养势力,平衡中国日益提升的影响力的用意。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能拿到桌面的意见,却是反对“任何争端国试图在南海争议中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重申“航行自由”以及地区稳定的重要性,呼吁各方尊重国际法以及在南海的“无阻碍贸易”。 虽然中国反对美国介入南海争端,但就上述美国公开表示的主张看,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和冲突。许多东南亚国家也不愿意美国多度介入地区事务,主张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争端国之间的双边问题,应通过双边对话和友好协商解决问题,不需要外部介入。虽然不排除个别东盟国家为了本国利益暗中求助于美国,平衡中国在地区的力量,但作为一个整体,东盟不会让美国参与南海问题。

加之近期中美关系有所改善,继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访问北京,与中国国防部官员进行磋商之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1月19日抵达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峰会。双边关系明显开始回暖。即使中国-东盟外长会议提到南海争端的解决途径时,美国因素所能起到的作用会十分有限。

未来,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影响将日益衰退。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的改善,将是南海争端问题通过对话、协商途径获得解决的希望所在,而经济发展和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持续开展,相互间的经济依赖不断加深,将是南海争端问题最终获得妥善的解决的根本保证。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1/26/content_1191726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副所长李文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我的梦想地:苏丹之旅
虽一直想去苏丹,但最后做出去的决定却源自一条新闻:苏丹将举行南部是否独立的公投。 >> 详细

论坛
兔界十大“明星”种类
盘点可爱的小精灵:兔年到了,快来一起看看吧!兔界十大“明星”种类。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