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2月17日报道:当别人享受着春节假期,李珠琴和她的两个女儿却没停歇过。整整两个月,她们因为制作花灯而废寝忘食。可她们仍然为之庆幸,因为元宵是一年仅有一次的花灯集中销售期。
“我们每年为泉州市元宵灯会制作50盏左右的花灯,但是我们不能靠这个过一年啊。” 69岁的李珠琴说道。
中国自2003年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共选出了三批国家非遗保护项目,其中包括9个花灯项目,并有10位花灯传人被选为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泉州市人李珠琴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随着与时俱进的新装饰品接连问世、花灯市场日渐萎缩,这些手工艺人的家庭作坊陷入窘境。
尽管各地政府都在举办元宵灯会、展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也自去年起收到了来自中央一年8000元的补贴,可是正像李珠琴所说,“大多数的家庭作坊都半饱半饿,难以维系。”
对此,非遗保护专家称,要真正保存并传承这些古老的民间绝活,我们所要做的还有很多:对于花灯创意、市场环境、销售等问题的系统性考虑。
身怀绝技的老人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唐朝,宫灯和龙灯就被引入泉州。南宋年间,数千位皇室宗亲的定居也将“家家设灯,有极精丽者”的美景带到了泉州。贸易繁荣,加之当地人的创新,泉州花灯以及元宵赏灯的习俗在这座小城迅速发展——并且保留至今。正如泉州非遗办的孙秀锦所说:“元宵是泉州的狂欢节。”
自1978年,泉州市政府开始操刀主办一年一度的灯会。而上世纪中期,无论对于这门手艺还是那些手艺人们来说,都是一个盛夏光年。
李珠琴的父亲国宝级的刻纸大师李尧宝。他于1953年创办了泉州工艺美术厂,后来泉州能叫上名字的手艺人大多数都是从这个厂里走出来的。
也是在50年代,李尧宝复兴了泉州独有的花灯样式——料丝花灯,并且附加上刻纸的独门手艺,从而首创出刻纸料丝无骨花灯。玻璃丝在刻纸图案背后一行行整齐排列,使花灯里的灯泡形成奇妙的折射。花灯也不是靠铁丝支撑,而是一层层如同盖房子般靠胶水粘连。
李尧宝的花灯在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时候挂到了人民大会堂,也是当时馈赠外宾的国礼。
李珠琴很好地遗传了父亲的手艺。让她刻30张一叠的纸,第一张和第30张没有丝毫区别,而刻划的线条细如发丝。
举步维艰的市场
可惜,好手艺却没再能给她们好生活。工艺美术厂已名存实亡,手工艺人都被迫下岗——李珠琴的两个女儿李婵娟和黄丽凤也在此之列。但她们的生活还不算最差,有些人无奈以骑人力三轮车维生,连医保都交不起。
李婵娟和黄丽凤分别是市级和省级的泉州花灯代表性传承人。姐妹俩如今最大的心病就是花灯的销售渠道。
尽管市文化局提供给她们机会去参加展会,但是由于承担不起开销,大多数机会她们都放弃了。
去年,黄丽凤去厦门参加了海峡两岸文博会,除了获得每天100元的补贴外,没有任何花灯订单。
“传承人的名号没有给我们带来利益,有的只是记者的采访和政府偶尔的拜访。”蔡炳汉说道。82岁的他是泉州花灯另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现在唯一制作针刺无骨灯的大师。
专家指出,在非遗保护中,传承人的保护是首位的,因为绝活在人的手上。“现在的市场与以往不同了,人们不再像过去把灯笼挂在平房那样挂在高楼里了。所以政府有责任去推动这个行业,手艺人自己去把民间工艺推入主流文化是很困难的。”泉州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黄坚说。
去年6月,在一个关于非遗保护的论坛上,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提出了生产性保护,也就是对传统手艺进行适当的生产,以促其使用和发展。
其实,这些手工艺人考虑过生产,但都遇到了瓶颈。蔡炳汉为孙女的婚礼做过两个玫瑰造型的花灯,也做过花灯灯罩,但是无人为他推动市场;黄丽凤试图将小花灯做成工艺礼品,但是承担不起高昂的包装费。黄丽凤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政府能够牵线搭桥,使得他们能够打开销路。
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得太快,确定的项目又太多(过去六年,我国相继评选出三批共100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而后续的保护措施却很匮乏。以泉州市非遗办为例,这里仅有的两位执行工作的人员都是退休反聘的,却没有接受过非遗保护专业知识技能的年轻人愿意在这里工作。
“保护工作的关键不是一个名录或者授予传承人称号,而是以实际措施去帮助不同的项目和手工艺大师,”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说,“生产性保护也不适用于所有项目,比如花灯,因为它需要长时间的手工劳作,而且是与节日文化相联系的。”
面向未来的传承
保护做得不成熟,要谈传承就更难了。
前年,一批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生曾找蔡炳汉学过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但是去年毕业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来过了。“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不学了。经济前景。”当年轻人看到这些年迈的大师们生活如此艰辛,自然也就打消了做花灯的念头。
由于视力和活动能力的每况愈下,蔡炳汉现在每年只能做两盏灯了。他的心脏病和痛风也有十多年了,老人非常担心他的针刺无骨灯的传承:“一点一滴都是靠双手做出来的,一行行整齐的针刺、各种形状的褶皱,都是靠几十年的摸索和经验才能有的。做花灯还需要悟性、坐得住的性子、有设计创新的点子、会自制工具。这都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学成的。”
为了确保传统工艺的传承,2009年7月文化部要求各市级文化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传习所。具体到泉州,每个区县都需要建立一个博物馆或传习所。
而据泉州市艺术馆馆长郭飞跃透露,有些区县还没有开始建,有些区县则是找小屋子放一放就当展览了。“现在唯一成型的非遗博物馆在市艺术馆的五楼。但是,何时开始开放、一周开放几天等问题都还待定。”
据泉州市文物局副局长林育毅介绍,今年年内泉州将建起50个传习所,其中也包括3个花灯传习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表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不改变,非遗保护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各级政府,从国家、省、市,到乡镇,都需要有财政及其他明确的支持措施,比如开免费的培训班,或根据学徒人数为传承人提供经济补贴。”
根据文化部非遗司的消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在三审中,并且即将出台。这些手工艺大师们正拭目以待。
英文原文请见: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china/2011-02/17/content_1203068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周文婷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