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27日报道:这是一个周六的早晨,吴孟超主刀为一位病人切除了一个重达5斤的肝脏肿瘤。已经89岁高龄的吴孟超在那天早晨主刀了两台肝脏手术。
他是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也是医学领域获此殊荣的首位科学家。然而他却把500万元的奖金都捐献出来以资助他的学生进一步拓展在肝脏外科领域的研究。
吴孟超说:“世界上每两个肝癌病人中就有一个在中国,提高我国肝脏外科手术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他从医的68年中,吴孟超稳健的双手曾主刀了一万四千多台肝脏手术。从吴孟超的手术技艺中,很难发现岁月的痕迹,虽然这位戴着眼镜的老人早已头发花白。
“我对这台手术很有信心。”走近手术室时他这样说道。
身高仅一米六二的吴孟超在手术中不得不站在一个小凳子上。事实上,当年他报考医学院外科专业的时候曾因为身高问题而受到过考官的质疑。
吴孟超出生于福建省,在马来西亚度过少年时期。如今他不仅是一位知名的肝胆外科医生,也是中科院院士。他创办了位于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并担任院长。
吴孟超为我国的肝脏外科建立了主要的理论基础,并于60年代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台肝脏肿瘤切除手术。
在他主刀的手术中,病人的五年存活率超过56%。他独特的手术技巧被誉为“吴氏刀法”。
“吴老做手术的特点是又快又准。在他的手术中,你很少会看到多余的步骤。”他的学生、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一科主任严以群说。
严以群解释道,这样的刀法不仅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同时也帮助病人恢复得更快,存活得更久。
“我自己动手术的刀法大部分都出自‘吴氏刀法’。”他说。
2005年,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很多人劝他早点退休去享受生活。但是吴孟超却说:“我不能那么早就退休。”
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他仍然坚持做手术。2010年,他一共主刀了196台肝脏手术,有时候甚至一天两三台,还接诊了近600名门诊病人。
他的同事和学生都说吴孟超对于手术的费用控制得很严格。比如,他在手术中很少用器械来缝合伤口,因为那些器械用一下就要收费五千元,他宁愿自己手缝。
“吴教授认为只要医生在缝合伤口的时候仔细一点,就根本没必要用器械了。他总是和我们说,医生只要多花十分钟就能帮病人节省那么多钱,何乐而不为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杨田医生说道。
据杨田介绍,他们医院里的一台肝脏手术平均收费在两万元左右,这个数字常常让病人都觉得惊讶,因为他们觉得那么大的手术怎么也得花十多万。
每天吴孟超都会收到二十多封病人的来信,大多是感谢信和贺卡。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他仍然坚持来信必复。
他的同事和病人都对他工作中的一个细节印象深刻。每次他查房帮病人检查身体时,总是会先在口袋里捂热自己的手再去摸病人的腹部。
吴孟超说:“我的病人多数都有肝炎,很多人会因此疏远他们。但是作为一名医生,我必须要尊重病人,爱病人。”
今年82岁的蒋声和曾于1966年和1996年两次接受吴孟超的肝脏手术,他说:“吴医生不仅仅两次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在手术之后还一直追踪我的病情。”
手术之后,蒋声和多次搬家,后来还从上海搬去了浙江金华,但是吴孟超想尽办法联系他,找到他之后还邀请他回医院做免费体检。
蒋老说:“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每年他还会寄贺年卡给我。”
在吴孟超夫人吴佩煜的眼中,他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只是有点工作狂。
今年89岁、曾是妇产科教授的吴佩煜说:“很多人都好奇吴孟超有什么养生秘诀,但是说实话,他的生活真的是再简单不过了。他的饮食很简单很清淡,吃得也不多。”
吴孟超每天的早餐只是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晚饭就是馒头和粥。他甚至连午饭的时间都不固定,因为常常要从早上一直做手术到下午才结束。
“要说补品,大概就是每天吃三片人参了吧。”吴佩煜笑着说道。
吴孟超在医院的工作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可是吴佩煜说,他上班总是准时,回家却老是迟到。
吴佩煜说:“要是其他医院请他去会诊,他跑得很快。但是如果我们一家人叫他一起出去玩,他反而情愿在家作研究写文章。”
“他没什么爱好,大概只喜欢做手术。”她补充道。
吴孟超说:“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夫人多年来的理解和支持,还把家里照顾得很好。因为她也是医生,所以她很理解我,从来不会抱怨我在家里的时间太少。我感觉亏欠她很多。”
吴孟超的目标是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把我国肝脏手术的五年存活率提高到80%,把肝癌发生率降低15%。
他说:“我当然觉得累,但是只要我还有精力,我就会一直工作下去。要帮助中国人摆脱肝癌,靠我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可以培养更多的继承人,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肝脏外科水平。”(中国日报记者 杨易隽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