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云南
|
云南省高院院长许前飞:人民法官心里要想着老百姓 2009-09-01 13:18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许前飞1974年参加工作。在担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之前,担任过武汉大学法学教授、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海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等职。其“新闻是等不得的,等一分钟都是要死人的”、“传播法治要象讲故事一样深入人心”等生动语言被媒体津津乐道。许前飞到云南任职后,专门要求法院相关部门创办《舆情通报》信息,每天一份,搜集以云南法院负面信息为主的网络资料,并多次批示核实处理。最近,许前飞接受媒体访问,谈到以下问题: 法官与律师:一个目标,三个词汇 背景资料:8月4号,云南省法官协会和律师协会的常务理事联席会上,两个协会联合发布了一个共同宣言,各大媒体纷纷转载。 [许前飞]: 从法官和律师的关系来看,法官和律师是同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之中的两个群体,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在共同工作,但还有诸多不协调,需要建立一个共同平台,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携起手来,为了共同目标,实现司法公正。 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可用三个成语:风雨同舟、殊途同归、荣辱与共。 风雨同舟:“中国的法制之路需要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一起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共同达到实现法治的目标。风风雨雨大家一起经历,在这条路上是一个手和手搀扶的关系。” 殊途同归:“两者采取的方式是不一样,但是两者通过不同的途径,都希望达到一个目标、追求一个目标,就是公平和正义。 ” 荣辱与共:“两个群体之间应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一个好的律师能够启发法官怎么样理解法律、感受法律。你看到有些判决书写得非常漂亮,案子审得很完美,一定有一个很好的律师在里面。” “ 当然,就具体案件而言,法官和律师还是应该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从一个职业共同体的两个不同群体来看,我觉得应该真正携起手来。 ” 订单式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法官匮乏问题 背景资料:在云南全省法院工作人员中,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法官仅有327人。西盟佤族自治县等10个边疆基层法院中,具有法官职务的人员只有206人,其中通晓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仅有50人。云南高院通过和大学合作招生办班、法官巡回培训,出台措施鼓励参加司法考试等方式,大大缓解了基层法官严重短缺的问题。 [许前飞]: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整个云南呈多样性的特点,包括它的少数民族。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在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法官尤其是通晓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官这些年来逐年减少。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在有些地区,再过两三年,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在少数民族地区,没有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法官,就没有办法和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沟通。沟通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基础。我曾经去过一个佤族自治县,总共有五个佤族法官,只有两个法官通晓佤族语言。这个问题很严峻。所以我们在考虑,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对外招考人员,发达地区的人过来报考,他的竞争能力比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要强,但是这些人考上以后,在那个地方工作一两年就走了,少数民族地区还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我们现在采取的方式就是订单式培养,从少数民族地区招收一些通晓少数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先对他们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测试,然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毕业以后,这些人员就回到本地法院工作。 在云南民族大学,我们办了一个定向班,今年已招了120人开始培养,连续几年下去以后,少数民族就会有自己的法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