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政声
|
对话两代大学生英雄集体:从“华山人墙”到“长江人链” 2009-11-03 15:08
对话主题之二:责任 [背景]“60后”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社会的栋梁”。 “90后”被认为是比“80后”更加“崩溃的一代”,个性张扬而任性,既有过分的依赖性,又自私自我,是责任感的缺失的一代。 [“90后”感悟]“我们最不缺的是钱,但最想多赚的也是钱”。 “我们这一代,最不缺的是钱,但我们将来最想多赚的也是钱。”19岁的云南女孩孔璇在跟记者对话时语出惊人。她说,与“60后”“70后”“80后”相比,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而且我们大多有“独生子女”这一先天优势。在一个家庭,无论是穷是富,全家两代人赚的钱总是大部分花在了我们一个人的身上,和家里任何一个年龄阶层的人比,我们最不缺的是钱。同学们在一起聊天,大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学毕业后能够赚很多很多钱,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日子。 来自河南新乡农村的“黑丫头”姜梦淋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入校前当了10多年的“留守儿童”,父母为了供她上学,一直在乌鲁木齐打工。 “小时候,我恨父母不回家陪我,长大了才知道做父母所担负的责任。”姜梦淋说,每每跟父母提起将来报答他们,他们总说到老得不能动弹了就进敬老院,不用我管。其实我知道我们“90后”小时候是最幸福的,但独立以后,负担将是最重的。 的确,“独生子女”的身份决定了“90后”成家立业之后,面临着一个人要养活3个人到4个人的难题。 “这一点,我们没有想到,但我们的父亲想到了。”孔璇说,“从小我父亲对我影响最大,他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他是一个很有威信的人。” 孔璇小时候在四川一所私立学校上学,那里条件很好,后来转回老家云南山区后,不爱学习。有一天,她爸买了书包、本子等一大堆文具,带着她来到山区一个农家。走进去,黑黑的一座石头房里,坐着一个小男孩,正就着墙上的一个小洞里面的光线在看书,在一口很大的水缸上,贴着一张写有“发愤图强”的小纸条。她爸说“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从那以后,她懂得了“发愤”。 “有时,思想观念的差异让我们觉得跟上一辈有了代沟,但是,不管代沟有多大,我们都能接受父辈们身上的优点。”孔璇说。 在江中及时给予多位同学帮助的陈及时,平时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同学们介绍说,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打篮球把脚崴了,陈及时主动背他到医院治疗,有同学生病感冒了,他总是像兄长一样主动帮买药。他曾说过,汶川地震中许多房屋倒塌,很多同胞遇难,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工程师,建造更多安全漂亮的房屋。 长江大学英雄集体的15名大学生分别来自3个不同专业的4个班级,其中有一个班招有一名患先天性佝偻病的女生,母亲下岗,靠父亲送矿泉水养家。作为这个班的班长,在“人链”中曾经落水的孟亮宇,每天得安排同学背她上课下课,帮她买饭送饭。 “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大家就对她充满了爱心。”孟良宇说,如今已两个月了,大家没有一个有半句怨言。 记者调查长江大学英雄集体时发现,15名大学生中,只有一名同学的父亲出生于1958年,其余29名父母都是“60后”。 [“60后”点评]有人说“90后”是自私的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缺乏责任感的一代,很少考虑别人。其实,我们“60后”并不是真的这样看待“90后”,只是担心他们这样。雷伟告诉记者,他儿子也差不多是“90后”,刚刚上大二。他说,“80后”“90后”这个概念本身就应该是“60后”提出来的。如今,“60后”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在传媒大多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而“90后”正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子女。实践证明,绝大部分“90后”青年已接过了传统美德的接力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