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百姓关注“两会”五大民生热点

2009-03-01 22:15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老百姓十分关心,企盼很多,特别是有关民生问题,希望“两会”予以关注和解答。

一 就业:新形势,老问题

北京读者刘思齐来信说:“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上的学校还算不错,按往年的经验,找工作应该不成问题。可现在都过了春节了,面试通知却没有收到几个,心里特别着急。现在,每个招聘会我都尽量参加,有时还得跑到外地,希望我的努力能换来一份好工作。”

的确,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其中,大学生和农民工是受冲击最大的两个群体。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帮助寻找就业门路,鼓励自主创业,开展技能培训等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然而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相反,当前的困难形势凸显出长期存在的问题。

甘肃读者张闯说:“我是一名农村学生,找工作对我来说就更加难了。我周围发生的一些事,让我觉得,就业难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没钱、没权、没关系的家庭,因为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哪个官员的子女或哪个有钱人的子女没找上工作!”

山西读者抱怨道:“想要自己创业,可资金是个问题,银行贷款难,没关系根本贷不到。”

重庆读者说:“大家为什么挤破脑袋要考公务员、要进国企、要到大城市?为什么不愿意到人才紧缺的基层去、农村去?光讲奉献不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好一点。如果基层、中小企业的条件有改善,我想不用号召,大家也会去。”

来信来电中,读者表达了对中央关注就业的感激之情,希望一些好政策、好措施在落实的过程中不要走了样,更期盼当前就业困难暴露出来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能得到重视,从根本上为就业、创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二 教育:免费之后,任务仍然艰巨

近年来,国家逐步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于这一政策,读者来信给予很高评价。成绩应该肯定,但同时还要向前看。免费之后,教育领域的新老问题还有不少,任务仍然艰巨。

河南读者韩进来信说,公立学校免费之后,老百姓得到了很大实惠。“可是,私立学校的高薪也拉走了许多优秀教师,使公立学校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许多农村公立学校名存实亡。学生无奈只能转学到私立学校,缴纳更加高昂的学费。”

湖南读者罗理力说:“教育界流行一句玩笑话: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玩笑归玩笑,但也反映出一些实际情况。由于农村小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很难留住青年教师,尤其在许多村小,基本上都是‘民转公’的老年教师。因为农村小学教师编制紧,许多老教师一人包一个班,教学总感到力不从心,加之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对英语教学更是无从下手。”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许多读者的来信都沉痛提及,而在城市,存在同样的问题,这导致择校风屡禁不止,变成公开的秘密。

重庆教师田意献来信说:“一学年即将结束时,我总会看到一些并不富裕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毕业后能进一所重点学校而忙碌:找关系、托人情、积极筹备‘赞助费’……一位家长心有余悸地对我说:‘想去的实在太多了!我为孩子能进重点学校,托人找关系,还提前交了2.5万元的赞助费。如果交迟了或没有关系的话,就是抱着钱也进不了大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图说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