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09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之声

张会军、瞿弦和、冯小宁委员热议艺考热

2009-03-04 10:23

张会军: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瞿弦和: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

冯小宁:中国电影集团导演,78级北京电影学院本科生。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艺考热与就业难’的话题,年年被媒体狂轰滥炸,今天我们也来说两句。”三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此打开了话匣子。

市场有那么大吗?

[张会军]“北京电影学院的艺考热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一直如此。”近些年,中国年电影产量400多部,“就算平均一部电影或电视剧需要10个到20个演员,需求之大,可想而知”。

“电影是一个高附加值的行业。市场大了,成名的机会就多了,原来要熬很多年才能出名,而现在,一夜成名的事情太多太多。有些演员不用干别的,一年拍一部片子就够了。”

[瞿弦和]“中国的文艺团体并不缺人,受到编制、待遇、户口、保障等因素影响,名额非常有限,可以说达到了饱和的程度。”

[冯小宁]“但是,就文艺事业来说,缺口是巨大的,特别是基层文艺、文化单位。比如基层文化馆、文化站、俱乐部、民间文艺团体等,都急需大量的专业文艺人才。”

就业有那么难吗?

[瞿弦和]表面上招生火暴,实际上就业严峻。“以我们团为例,每年只有5个到7个名额,而报考人数达到300人左右。我们招生,基本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名校招人,其他表演团体的情况也大抵相同。”

[冯小宁]仅从这两年的总体情况看,从中央艺术团体到地方艺术学校,艺考的总人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青岛某艺术院校的招生比例由去年的700:1下降到今年的30:1。这说明艺考生看到了未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报考趋于理性。

[张会军]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80后”“90后”,更加自我化。他们的宗旨是对个性的追求,不按别人的眼色行事,成不成功是另一回事,他们享受的是一种过程。“要学就来学,很多考生并不认为上大学就一定要和就业联系在一起。”

问题的根儿在哪儿

[瞿弦和]很多艺校的毕业生要么考研,要么“北漂”,要么出国,要么“啃老”,就是不去外地、不下基层,缺乏长远眼光。他们紧紧盯着国有演院团体不放,看不到基层文艺单位大有潜力可挖。

艺术来源于生活,就算是名牌艺校毕业的大学生成绩再优秀,也缺乏基层土壤的滋润。当前,已经有一些文艺高材生进入诸如北京欢乐谷、正规的歌舞厅、小剧团等基层单位先锻炼一两年,而后再应聘比较知名的国有或民营文艺院团,这是个好现象。

[冯小宁]“一夜成名”的现象是有的,抱有“一夜成名”的心态参加艺考的学生大有人在。他们不懂得只有努力、拼搏才能成功的道理,而是怀着一种浮躁的心态、盲目的冲动,成功者自然屈指可数。

“明星”也好,“大腕”也罢,和普通老百姓没啥两样,所从事的行业,就是一个被别人观赏的行业。“并非你知名度比别人大,就肯定比别人优秀,就能盛气凌人。”可是,又有多少考生清楚这一点呢?

此外,一些制片方、投资公司等过分追逐经济利益,不断地造势,有些媒体竟成为某些投资方的“御用工具”。不断神化“明星”的结果,必然是传播虚无的“明星”神话,误导了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张会军]有些综合性大学“一窝蜂”地开办艺术学院,由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各个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传统,培养的人缺乏竞争力,自然就业困难。

“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无论媒体怎么‘炒’,我们每年表演专业、美术专业毕业生分别也就30多个,其他专业都控制在15人左右,宁缺毋滥。因此,成才率很高,改行的人不多。”

“大家看到了小沈阳,看到了王宝强,看到了电影《疯狂的赛车》的男主角黄渤,感觉好像都是‘一夜成名’。其实,他们都是经过长期的生活积累才获得成功的,并非是上一个专业院校、拿一个艺术文凭就能一劳永逸的。”

编辑:富文佳 来源:新华网

 
图说两会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