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灾后重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在规划、施工、监管的全过程。
2008年6月8日,震后第27天,国务院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说,条例不论是制度设计还是规定的政策措施,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展开的:过渡性安置和村民住宅建设强调尊重人民意愿;活动板房的使用体现人性化;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条件,体现人文关怀;现场清理充分尊重当地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9月19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正式发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穆虹说,规划编制的第一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从灾区群众生活生产需要出发,把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前提,兼顾生活质量和生产发展,兼顾现实需要和长治久安,把灾区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巨大灾难带来伤痛,也催人警醒。风险防范理念全面渗入灾后重建的各个层面,“安全”成为第一要素。
在什邡,农民改变了祖辈遵循的随意建房方式,头一次拿着建筑专家提供的图纸盖房子。很多农房实行统规统建,有效提高了建筑规范性。广大农村地区以往长期不设防的局面可望得到根本改观。
在成都,300多所新建学校不仅抗震烈度比普通民房高1-2度,还被规划为关键时刻的避难所。学校成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从更加宏观的层面看,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以一种特殊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灾害防范和抵御能力的提高。
以人为本,还体现为全社会风险意识的增强。北川的老县城、绵竹的汉旺镇、青川的东河口,一片片触目惊心的废墟、一座座崩裂扭曲的山体被完整保留下来,以这种真实的灾难场景,作为防灾减灾教育的基地,警示后人。
在第一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前夕,《中国的减灾》白皮书将发布,旨在纪念汶川地震罹难者,并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的高度关注。
汶川大地震后实施的心理干预活动,是我国首次对受灾民众进行的大规模心理救援行为。众多心理专家留守灾区,帮助受灾百姓走出阴影,重塑希望、信心和勇气。
从这里,人们看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深度拓展。
抗震救灾彰显社会主义中国强大发展活力。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公共危机应对体系日益成熟
5月9日,汶川县三江乡宣布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这是地震灾区第一个完成灾后重建的乡镇,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47岁的河坝村村民姚富荣住进了新建的“藏族风情园”旅游开发区,他说:“这里不仅能永久居住,还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生计。”
几个月来,对口援建三江乡的广东省惠州市干部职工及早动手,科学施工,与时间赛跑,终于拔得灾后重建的“头筹”。
非常时期必有非常之举。去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下,全国19个省市与灾区建立了对口支援机制。得益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在西方发达国家通常要花费五年以上的灾区重建繁重任务,可望在两年内基本完成。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政治优势的又一生动体现。
2008年5月15日,在抗震救灾最紧急的关头,温家宝总理就指出,抗震救灾工作是关系全国、关系全局的大事,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举国动员,迅速展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动,速度之快、效率之高震惊世界。这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抗灾方式,被国际社会称为“巨灾风险防范的中国范式”。
“全国一盘棋”,很多常规和禁区被突破了。条块、部门、地域之间不再彼此分割,形成了协同应急的巨大合力。中央政府的核心作用、人民军队的关键作用、强大国力的保障作用、全民参与的推动作用、媒体舆论引导的凝聚作用,五者整合,展示了我国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结构与功能体系的优化。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袁曙宏将此视为我国制度创新的一个经典范例:“这表明我国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正在实现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
一个聪明的民族,总是善于从灾难和错误中汲取新的智慧。只有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自我完善,使其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