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被人们称为“橡胶奇人”的海南橡胶研究专家郑学勤教授,如今已是79岁高龄。他1952年就来到海南参与创建“华南热作两院”(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工作,见证和推动了我国天然橡胶产业从无到有到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
我国曾是一个“无胶国”,国防、经济建设需要的橡胶全部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战略物资禁运,中央政府做出“创建属于自己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决定。当时,数十万大军来到海南垦荒植胶。
然而,西方生物界权威认定:在北半球,巴西三叶橡胶树绝不能越过北纬17度线生存,为突破西方生物界权威们划定的“禁区”,一大批专家、科技人员、大学生义无反顾地来到祖国南疆,和广大农垦人一起,开始了一场为新中国橡胶事业奋斗的绿色征程。
郑学勤就是这其中一位。当时,年仅23岁的郑学勤刚从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他听从党的召唤,只身来到荒凉的海南儋县(今儋州市),和数百名专家学者一道,参与到垦荒植胶的大行动中。
回想当年的情景,一切都还历历在目——荒凉可怖,人迹罕至……为垦荒种植,他们常常穿梭于密林之中,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手握砍刀披荆斩棘开路;挑着担子进山,爬到树上授粉;支着铁锅煮水给试管消毒;毒蛇、猛兽、疾病也严重威胁着大家的生命安全。
困难没有消磨橡胶科研人员的意志,没有泯灭他们攻克科研难关的激情。郑学勤运用他在北大学习的遗传育种知识,矢志不移地在第一线参与橡胶树遗传改良的研究。
“要实现橡胶在北纬18度生长、高产,必须找到适合华南地区环境的高产品种。”郑学勤说,当时在海南零星种植橡胶实生树年平均亩产干胶只有25公斤,产胶水平极低。
郑学勤一次又一次地深入胶林,从实生树中选择单株产量高、并具有遗传性的母树。一顶帐篷、一块油布、一把雨伞、一袋干粮,伴随着他度过无数个勘察橡胶宜林地和选育良种的艰苦岁月。
可由于橡胶产业所需要的产品是橡胶树次生代谢产物的胶乳,而不是生殖系统的花、果、种子,其高产性状往往不遗传。这意味着郑学勤等橡胶专家们头十年的研究被证明是“假命题”!也就是说,他们从海南当时已有的64万株橡胶实生树中优选出比平均产量高2倍的母树,经芽接繁殖成无性系后试种,平均产胶量只提高了6%,而不是2倍。
“失败并不可怕,人生就是持续地拼搏!”郑学勤等人没有气馁。萦绕在他心头的是一个信念:国不可一日无胶,无胶则无国防,无胶则无国威,一定要把橡胶的优良品种找出来。
在第二阶段的遗传改良研究任务中,研究组采用了以优良橡胶无性系为亲本,进行大规模杂交育种的策略,测定无性系亲本的特殊配合率,优选出一批特优良无性系亲本种质,和引进的许多种质一起发送到植胶区的20个试验点进一步鉴定它们的产胶能力,抗风和抗寒能力。
经过24次强台风考验、8次强寒潮侵袭和多年系统割胶鉴定,与此同时,不断优选杂交,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终于选育出7个抗风、抗寒、高产优良品种。实践证明,这些品种年平均亩产干胶由25公斤提高到75至120公斤,产胶遗传能力从6%提高到200%至300%。
优良品种的发现使得我国橡胶年产量的成倍提高。到2004年,我国已从一个无胶国跃升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胶生产国,每年生产干胶达59万吨,吸引了数百万农民就业。
编辑:邓京荆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