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从蓝灰一片到五彩缤纷
60年来,国庆游行中群众服饰的变化,是诉说历史的最真实的语言,其样式、花色和款式,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民众生活特点。60年来,游行群众服饰的变化,无声地诉说出我国由贫穷向富裕的转变,也映着中国人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胸怀。
83岁的北京丰台区大红门村村民张福香,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时作为农民代表参加了群众游行。他回忆往事说“没有事先排练,跟玩儿似的就去了”。那天,张福香上穿旧棉袄,下边是一条黑色单裤,脚蹬一双胶鞋走过了天安门。和游行队伍中众多群众一样,张福香兴奋地高喊“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说我们站立起来了,意思是不用过穷日子、不再受欺负了!”虽然识字不多,记忆力减退,但张福香反复说着“没有毛主席、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意味深刻的话。张福香12岁就给地主“扛活儿”,新中国成立后他有了自家田地,日子也越过越富裕。现在,他家已盖起了3层小楼,还买了私家车。
“1950年以后,群众游行服装开始统一,但布料挺差的。”离休前为北京市文化局群众活动处处长的吴扬告诉记者,自1949年至1999年,一共举行了24次国庆群众游行活动。他基本上都参加了,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国庆文艺表演的策划组织,至今还保留着五十年代游行群众使用的服装布料。这是一块浅蓝色的“豆包布”,对着阳光几乎透明,染上去的色彩因年代久远而显出斑驳。1956年国庆时,雨水打湿了“豆包布”做成的表演服,布上的染料都印到了群众身上。1959国庆时,用玉米粒串成的装饰“项链”是吴扬的得意创作。十年庆典,群众游行队伍中最前面的是女生方队,她们高举着国徽走过天安门。因为找不到型号统一的项链,也为节约开支,吴扬让队员们用线把玉米粒串起来,戴在脖子上,“远远看去,如同项链一样。”吴扬说,“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这样的事情。”
从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中,所有中国人的服装只有灰、黑、蓝和军绿4种颜色,裤管宽松,没有腰线,更没有款式之分。“在国庆表演团队里出现的旗袍、连衣裙等色彩鲜艳、款式多样的服装,经常会引来一片围观群众。”吴扬回忆这些往事时仍有当年的兴奋。吴扬说:“35周年国庆后,一切服装都由国家制作。布料质量提高了许多,有化纤、棉布、丝绸等,颜色也是五彩缤纷。”此前,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领的时装表演队,于1979年在北京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台上多姿多彩的衣着吸引了国人的目光。人们思想获得解放后,开始关注服饰的美感,35周年国庆游行中得到充分展示。
近些年,走向天安门广场群众的服饰开始向着开放化、时尚化的方向发展。吴扬说:“这是我们国家开放、自由的象征。”
温暖细节:从集体狂欢到个人意识觉醒
国庆是国家的政治性大事。60年来,无数真实的面孔和表情,淹没在集体的狂欢中,但每个曾经历过的人们心中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感动。
尽管组织过20多次热闹的国庆游行表演,但吴扬最喜欢的还是在国庆游行中的群众队伍,那些推着小车带着孩子的三代合家欢,那些把孩子扛在肩头游行的年轻夫妇。
1950年国庆中的一个场景让吴扬感动了几十年。那天吴扬指挥着游行的队伍前进,在临近天安门广场的地方看到,一位佝偻的老人,留着胡子,朝着站在城楼上的毛主席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注视着迎面而来的游行群众,满脸幸福。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这位长者,甚至他自己也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他特别让我动容,因为他流露出一种特别的幸福和亲切感。”吴扬说。
田耕和吴令华夫妇清楚记得,1984年国庆时的一个“失误”,创造了现在依然让人称道的经典。当时,北京大学学生队伍走过天安门广场,突然打出了未经审定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在天安门广场上经历了多年的“毛主席万岁”后,“小平您好”就好像是对长辈的称呼,显得那么亲切自然。在后来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珍贵记忆的黑白照片上,你依然能看到年轻人的张扬和奔放。田耕说:“这一横幅是那个开放年代的重要记忆之一。”
1999年,50年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出现了最浪漫的方队。在群众游行方队中,人们看到75对新婚男女,他们穿着结婚的西装、婚纱,手持百合花走过天安门广场。这个场面或许再好不过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独立的个体获得充分的尊重。在历次的国庆游行中,田耕有一种明显的感觉,“人文的元素越来越多,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在意个人的感受。”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网(记者 任卫东 黄威 李亚红)